[发明专利]判断二次电池的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及再生二次电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811430.8 | 申请日: | 199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贤治;伊东隆;簑原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二次 电池 状态 方法 装置 再生 | ||
1.一种判断二次电池的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改变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相对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的变化,计算与二次电池的端电压的随动变化特性相关的电学量,并且根据所述电学量,判断与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性能相关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在预定的两个电流之间逐步地变化,在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的变化逐步地开始以后,根据所述端电压的变化波形,计算所述电学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学量包括第一电学量和第二电学量,所述第一电学量是刚在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的变化逐步地开始以后,在所述端电压快速变化的时候,与所述端电压的变化相关,而所述第二电学量是当所述端电压在快速变化以后平缓变化的时候,与所述端电压的变化相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第一电学量和/或第二电学量计算所述电学量,所述第一电学量由刚在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的变化逐步地开始以后,在所述端电压快速地变化的时候,所述端电压的变化所组成,而所述第二电学量是由当所述端电压在快速变化以后平缓变化的时候,在预定时限内所述端电压的变化所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电学量或所述第二电学量超过预定阈值时,判断电池性能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在电流0与预定电流之间逐步地变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充电电流或放电电阻所组成的以预定频率周期地变化的AC电流分量,与所述端电压中包括的具有预定频率的AC电压分量之间的关系,计算所述电学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二次电池的内阻抗限定为一个由并联连接的预定并联电阻和并联静电电容所组成的并联阻抗,和一个与该并联阻抗串联连接的串联电阻的情况下,所述电学量包括一个随所述并联阻抗的阻抗值,或所述并联电阻的电阻变化的电学量,和一个随所述串联电阻的电阻变化的电学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串联电阻的所述电阻,估计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能的退化的水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并联阻抗的所述阻抗值,或所述并联电阻的所述电阻,估计电极表面上膜厚的增加。
11.一种判断二次电池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预定时限内用预定电流对二次电池执行充电或放电以后,停止充电或放电,获得在停止充电或放电时和停止充电或放电之后,正电极端和负电极端之间测量的端电压的电压差,根据所述端电压之差和所述预定电流,获得与二次电池的内电阻相关的内电阻相关值,并且把所述内电阻相关值与先前获得的所述内电阻相关值与电池状态之间的关系比较,从而判断二次电池的电池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电阻相关值是根据充电或放电停止之后端电压的变化速度为预定速度或更大时的预定时段内得到的电压差和所述预定电流而得到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电阻相关值是根据充电或放电停止之后端电压的变化速度小于预定速度时的预定时段内得到的电压差和所述所述预定电流而得到的。
14.如权利要求12和13中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速度是刚在中断充电或放电以后,在所述端电压的近似直线变化结束的时候,所述端电压的变化速度。
15.如权利要求12和13中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电阻相关值是使用公式(电压差/预定电流)计算的电阻。
16.一种判断二次电池的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对二次电池应用AC电压,以探测与二次电池的阻抗相关的电学量,或者与最大功率密度相关的电学量,并且根据探测的电学量,判断二次电池的性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二次电池的放电性能的所述最大功率密度是根据与所述阻抗相关的所述电学量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14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方法和组合物
- 下一篇:自转向的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