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加伤口愈合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812622.5 申请日: 1999-10-15
公开(公告)号: CN1324246A 公开(公告)日: 2001-11-28
发明(设计)人: H·G·加斯纳 申请(专利权)人: 梅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主分类号: A61K39/08 分类号: A61K39/08;A61K38/0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徐迅
地址: 美国明***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增加 伤口 愈合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伤口愈合的方法。

                     发明背景

固定是伤口愈合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治疗所有种类的损伤所共同的。模型、托基和缝线使肌肉张力对愈合组织的负面作用最小化。由于张力是决定疤痕形成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原则在皮肤损伤中也是正确的。精心计划的选择性切开皮肤,常常可获得最好的美学效果。

外科医生正寻求减少过度疤痕形成(尤其在面部)的技术和方法。已采用了许多方法来克服肌肉张力对伤口愈合过程的负面影响,包括各种缝合技术,类固醇注射、底切伤口边缘,和将切口置于一条与松弛的皮肤张力线(RSTL)平行的线条中。

在一个多世纪前首次描述的皮肤张力线病因学,这几年来受到了反驳。然而,总体上仍同意皮肤张力线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影响切口的愈合。证据是RSTL的形成是随时间而变的动态过程。对牛胚胎和人胚胎皮肤的研究提示,RSTL不是遗传决定的,而代表了外力和/或内力引起的皮肤纹理的改变。Lorenz,H.P.等,发育,114(1):253-259,(1992)。皮肤纹理中的这种改变赋予皮肤某种机械特征,它甚至在被切开后仍保留。因此认为肌肉张力是RSTL形成的主要因素。

皮肤张力增加对伤口愈合有不利作用,导致肥厚的疤痕或伤口开裂。见例如,Sherris,D.A.等,北美耳鼻喉科临床,28(5):1957-1968,1995。受伤组织的连续移位导致愈合过程中反复的微创伤诱导炎症反应延长和代谢活动增加。结果,胶原和葡糖胺聚糖的胞外沉积增强,并导致肥厚的疤痕。肥厚疤痕的发生率在肌肉运动增加的某些解剖区域更高。McCarthy,J.G.,整形外科,1990,卷1,philadelphia,WB Saunders,44页。

                     发明简述

本发明部分基于一种新的处理创伤和医原性伤口的治疗方法,包括消除作用于伤口的张力。新疗法包括注射一种化学去神经剂,来麻醉能对这些伤口施加张力的肌肉,提供了更好的伤口愈合和最小的疤痕产生。另外,在所选程序中早固定也使外科医生可使用更细的缝线,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整容结果。

在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是一种治疗带有伤口(如面部伤口)的病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局部施用一定量的化学去神经剂,从而使伤口增强愈合。化学去神经剂可以是例如肉毒毒素、石房蛤毒素、破伤风毒素或河豚毒素,并通常通过注射施用。肉毒毒素可以是肉毒毒素A、B、C、D、E、F或G,特别是肉毒毒素A或B。该方法还包括施用一定量的局部麻醉剂和/或局部血管收缩剂,来有效增强伤口愈合。可在注射化学去神经剂之前或同时注射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丁哌卡因或甲哌卡因,或局部血管收缩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一种含有化学去神经剂、局部麻醉剂和局部血管收缩剂的组合物。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特征是一种制品,包括包装材料和一定量的化学去神经剂。该包装材料包括表明该化学去神经剂用于治疗具有伤口的病人的标签。施用该化学去神经剂增强伤口愈合。化学去神经剂可以是肉毒毒素,如肉毒毒素A。制品还可包括局部麻醉剂或血管收缩剂。

除非另外指出,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中一般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可用类似或等价于本文描述的方法和材料来实施本发明,下文描述了合适的方法和材料。本文提到的所有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和其它参考文献在此完整引入以供参考。如果冲突,以本说明书为准。另外,材料、方法和实施例仅用来说明,而不是用来限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根据下面的详述和权利要求将变得清楚。

                     附图简述

图1表明三个观察者的配对的实验性和对照疤痕评分的平均差异。

                     发明详述

如本文所述,疤痕的整容外观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受其下方肌肉活性的影响。麻痹下方的肌肉活动提高了愈合速率,并产生更好的整容效果。不受特别机制所束缚,认为局部诱导皮肤缺陷下方的肌肉麻痹可使作用于伤口边缘的反复性张力最小化,对伤疤形成产生卓越的整容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未经梅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2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