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了高温下收缩性的双轴取向绝缘膜有效
申请号: | 99812748.5 | 申请日: | 199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2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K-H·科彻姆;K·米勒-纳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拉丝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18 | 分类号: | H01G4/18;C08J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季壮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高温 收缩 取向 绝缘 | ||
1.一种具有至少一层包括聚丙烯的双轴取向膜,其特征在于该聚丙烯通过13C-核磁共振波谱法(三单元组法)测定的链全同规整度指数至少为95%、其正庚烷-不溶物含量至少为97%,且其特征还在于该膜的横向收缩(取决于膜厚度d)符合下式的要求:d:<4.5微米 140℃下的最大横向收缩率为6.5%
Δ在140℃下的收缩率-120℃下的收缩率=<3.5% 4.5-12微米 140℃下的最大横向收缩率为5.5%
Δ在140℃下的收缩率-120℃下的收缩率=<3.0% >12-20微米140℃下的最大横向收缩率为4.5%
Δ在140℃下的收缩率-120℃下的收缩率=<2.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的纵向收缩(取决于膜厚度d)符合下式的要求d:<4.5微米 140℃下的最大纵向收缩率为8.0%,和
120℃下的最大纵向收缩率为5.5%,和 4.5-12微米 140℃下的最大纵向收缩率为6.5%,和
120℃下的最大纵向收缩率为4.5%,和 ≥12-20微米140℃下的最大纵向收缩率为5.5%,和
120℃下的最大纵向收缩率为4.0%。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或2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膜厚度<4.5微米的膜的横向收缩率在140℃下为2.0-5.5%而在120℃下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的纵向收缩率在140℃下为4-7%而在120℃下为2.0-4.5%。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或2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膜厚度4.5-12微米的膜的横向收缩率在140℃下为1.5-4.5%而在120℃下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的纵向收缩率在140℃下为3.5-6.0%而在120℃下为1.5-4.0%。
7.根据权利要求1和/或2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膜厚度≥12-20微米的膜的横向收缩率在140℃下为1.0-4.0%而在120℃下为≤1.0%。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的纵向收缩率在140℃下为3.0-5.0%而在120℃下为1.0-3.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高度全同聚丙烯的Mw/Mn为2-8、优选为4-7。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高度全同聚丙烯的熔点为160-170℃、优选为162-167℃。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高度全同聚丙烯的氯含量最高为5ppm、优选为0.5-3ppm,而其灰分含量最高为35ppm、优选为10-30pp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在该膜的至少一面上、优选在两面上具有丙烯均聚物面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聚丙烯膜,其特征在于该面层包括全同或高度全同丙烯均聚物,该均聚物通过13C-核磁共振波谱法(三单元组法)测定的链全同规整度指数至少为94%、优选为95.5-98%且其正庚烷-不溶物含量为≥95%。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聚丙烯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纵向拉伸比4-8、优选4.5-6.5进行纵向取向且按横向拉伸比6-10、优选7-9.5进行横向拉伸取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辊的温度为30-120℃、预热温度为110-150℃、纵向拉伸温度为120-160℃和横向拉伸温度为140-170℃。
16.根据权利要求14和/或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已将该膜在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进行电晕处理或火焰处理,且其表面张力为34-50、优选为36-45m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拉丝番有限公司,未经特拉丝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27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