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抗体结合蛋白的模式化沉积产生基于光衍射的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99814625.0 | 申请日: | 199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3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K·麦格拉斯;R·M·凯洛;D·S·埃维尔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21/4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宏,谭明胜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抗体 结合 蛋白 模式 沉积 产生 基于 衍射 生物 传感器 | ||
1.一种生物传感器,包括:
一种聚合物膜;以及
在该聚合物膜上模式印制的一种抗体结合蛋白层,其中该抗体结合蛋白层上带有一种对分析物具有特异性的抗体。
2.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抗体结合蛋白层的印制模式能够使该生物传感器在与分析物结合的情况下将透射光衍射而形成一种衍射图像。
3.权利要求2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衍射图像用裸眼可以看到。
4.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聚合物膜进一步含有一种金属涂层。
5.权利要求4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金属选自金、银、铬、镍、铂、铝、铁、铜、锆,或其氧化物。
6.权利要求4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金属为金。
7.权利要求6的生物传感器,其中金涂层的厚度约为1纳米-1000纳米。
8.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聚合物膜选自对苯二甲酸亚乙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玻璃纸,纤维素聚合物如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聚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子交联聚合物(乙烯聚合物)、聚乙烯-尼龙共聚物、聚丙烯、甲基戊烯聚合物、聚氟乙烯或芳香聚砜。
9.权利要求8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聚合物膜为对苯二甲酸亚乙酯。
10.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聚合物膜为光学透明的。
11.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聚合物膜具有5%-95%的光学透明度。
12.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聚合物膜具有约20%-80%的光学透明度。
13.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抗体结合蛋白层由具有以下通式的化合物形成:
X-P-Ab
其中:
X能够与聚合物膜上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反应;
P是一种抗体结合蛋白;并且
Ab是一种目标分析物特异性抗体。
14.权利要求13的生物传感器,其中:
X为不对称的或对称的二硫化物(-SSY’、-SSY)、硫化物(-’SY’、-SY)、二硒化物(-’Se-SeY’)、硒化物(-SeY’、-SeY)、硫醇(-SH)、腈(-CN)、异腈、硝基(-NO2)、硒醇(-SeH)、三价磷化合物、异硫氰乙酸、黄原乙酸、硫氨基甲乙酸、膦、硫羰酸或二硫羰酸、羧酸、羟基酸和异羟肟酸。
15.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分析物选自细菌、酵母、真菌、病毒、类风湿因子、IgG、IgM、IgA和IgE抗体、癌胚抗原、链球菌A类抗原、病毒抗原、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原、变应原、肿瘤抗原、链球菌B类抗原、HIVI或HIVII抗原、抗体、病毒、RSV特异性抗原、抗原、酶、激素、多糖、蛋白、脂类、糖类、药物、核酸、脑膜炎奈瑟菌A类、B类、C类、Y类和W类135亚类、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K1、B型流感嗜血菌、来源于微生物的抗原、半抗原、滥用药物、治疗药物、环境药剂或肝炎特异性抗原。
16.权利要求15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分析物为细菌、酵母、真菌或病毒。
17.权利要求16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真菌为念珠菌。
18.权利要求16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细菌为沙门氏菌。
19.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的蛋白物质选自蛋白A、蛋白G、蛋白L,或其重组形式。
20.一种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包括在聚合物膜上印制某种模式的抗体结合蛋白层并随后加上抗体层。
21.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抗体结合蛋白层的印制模式能够使该生物传感器在与分析物结合的情况下将透射光衍射而形成一种衍射图像。
22.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的聚合物膜进一步含有一种金属涂层。
23.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的金属选自金、银、铬、镍、铂、铝、铁、铜、锆,或其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46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旋显示屏新式移动电话
- 下一篇:同步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