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9815161.0 | 申请日: | 199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32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A·比尔特拉;T·肯斯坦缇尼斯库;P·拉寇;S·卡萨瑞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托希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08 | 分类号: | C07D307/08;C07D307/3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京英 |
地址: | 比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内酯 呋喃 方法 | ||
1.通过将从正丁烷催化气相氧化的转化过程中回收的马来酸酐氢化来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所述方法基本上由下述步骤组成:
a)通过催化气相氧化将正丁烷转化成马来酸酐,
b)通过选择性地吸收到富含γ丁内酯的物流中从丁烷氧化的排放气体中回收马来酸酐,形成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
c)在气体作用下在汽提器中把水从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中除去,获得具有最小水和马来酸含量的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
d)通过吸收在水中回收包含在离开马来酸酐吸收器的排放气中的γ丁内酯,
e)将回收的γ丁内酯脱水并将其再循环到马来酸酐吸收器中,
f)用合适的催化剂在有利于形成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的条件下将脱水的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氢化,
g)通过蒸馏从所得氢化混合物中分离四氢呋喃、γ丁内酯和副产物,
h)把富含γ丁内酯的物流再循环到马来酸酐的选择性吸收中。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使用精制或未精制的马来酸酐作为原料,并用所述马来酸酐原料与从氢化过程再循环的富含γ丁内酯的物流混合的步骤代替权利要求1的步骤a)、b)和c),以获得待氢化的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待氢化混合物中γ丁内酯与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5-0.5、优选为3-1。
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在待氢化混合物中γ丁内酯与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0-0.5、优选为3-1。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从马来酸酐转化器的排放气体中吸收马来酸酐是在吸收器的出口压力为1.2-6.5巴、并且平均操作温度为50-120℃的条件下进行的,该温度优选比水的露点高至少10℃。
6.权利要求1、3和5的方法,其中从在吸收器中形成的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中除去水的操作是通过气体、优选二氧化碳的汽提作用进行的。
7.权利要求1、3和5的方法,其中从在吸收器中形成的马来酸酐-γ丁内酯混合物中除去水的操作是通过在真空下汽提混合物来进行的。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回收包含在离开马来酸酐吸收器的排放气中的γ丁内酯是通过吸收在有机溶剂中并从中解吸来进行的。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邻苯二甲酸的二酯、优选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催化气相氧化将正丁烷转化成马来酸酐的过程是一次通过的基于空气的过程、使用空气或富含空气的气体作为氧化介质的部分再循环过程、或使用氧气作为氧化介质的全循环过程。
11.权利要求1和10的方法,其中将正丁烷转化成马来酸酐的催化反应器是固定床、流化床、传送床型催化反应器。
12.权利要求1、2、3和4的方法,其中在进料到氢化反应器的混合物中氢气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5-150、优选20-70。
1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氢化是在一个或多个阶段、优选2个阶段中进行的,各阶段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催化剂,并且第一个阶段的催化剂将马来酸酐氢化成琥珀酸酐,并还将琥珀酸酐部分氢化成γ丁内酯,第一个阶段之后的阶段的催化剂将把琥珀酸酐完全氢化成γ丁内酯。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第一个氢化阶段中使用的催化剂是在载体、优选碳或惰性氧化物上含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第VIII族的贵金属、优选钯或其化合物的催化剂。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活性贵金属活性物质的量以重量计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1%-10%、优选0.2%-2%。
16.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在第一个氢化阶段中使用的催化剂是具有或不具有载体的镍基催化剂。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催化活性物质在所述催化剂中的量以重量计为催化剂总重量的1%-50%、优选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托希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潘托希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51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