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烃回油剂的卤代烃制冷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9815670.1 | 申请日: | 199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3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D·B·比文斯;B·H·米诺尔;A·约科泽基;H·O·斯波苏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C10M127/02;//C10N40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钟守期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烃回油剂 卤代烃 制冷剂 组合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烃回油剂(oil-return)的制冷剂组合物,该回油剂可使矿物油和合成油润滑剂与卤代烃制冷剂加溶,从而有效地使润滑剂从制冷系统的非压缩机区返回到压缩机区。
发明背景
矿物油和烷基苯通常在氯氟化碳-基(chlorofluorocarbon-based)(CFC)制冷系统中用作润滑剂。但这些润滑剂在非臭氧消耗替代品,含氢碳氟化物(hydrofluorocarbon)(HFC)制冷剂中溶解度很低,这就妨碍了它们的使用,需要开发和使用适于HFC制冷系统的基于聚亚烷基二醇(PAG)和多元醇酯(POE)的替代润滑剂。虽然PAG和POE是适用于HFC-基制冷系统的润滑剂,但它们的吸湿性极强,暴露于湿空气时可吸收数千ppm(百万分之一)的水。所吸收的水分可使制冷系统出问题,例如生成腐蚀制冷系统并产生难处理淤渣的酸。与之相反,矿物油和烷基苯的吸湿性小很多,而且对水的溶解度很小,低于100ppm。此外,PAG和POE润滑剂比烃类润滑剂贵很多,一般贵3~6倍。因此,有必要也有机会来解决这一溶解度问题以便使制冷工业可以将矿物油和烷基苯润滑剂用于HFC-基制冷剂。
含氢氟氯化碳(hydrochlorofluorocarbon)(HCFC)制冷剂也在取代CFC,且常常以和HFC的混合物形式取代CFC。这些HCFC-基制冷剂组合物在普通制冷润滑剂例如矿物油中的溶解度比CFC小。当用HCFC或HCFC/HFC混合物取代纯CFC基制冷剂时,常常需要将润滑剂由矿物油变为烷基苯,导致制冷工业更多的成本。因此,有必要也有机会来解决这一溶解度低的问题,以便使制冷工业可以将HCFC和HCFC/HFC-基制冷剂与矿物油润滑剂一起使用。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为制冷工业提供可以使润滑油(分散相)溶解于HFC-和/或HCFC-基制冷剂(连续相)的回油剂,以便改善润滑油在制冷系统内的输送和润滑油由其它制冷系统区向制冷系统压缩机的返回。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标是涉及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制冷剂组合物。该制冷剂组合物含有:(a)含至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氟原子的卤代烃;(b)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和(c)含10~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中含有:(a)含至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氟原子的卤代烃;和(b)含10~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压缩制冷设备中与卤代烃制冷剂一起使用的润滑剂组合物,其中含有:(a)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和(b)含10~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油由压缩制冷系统中的非压缩机区返回压缩机区的方法,包括:(a)在含6~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存在下,将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在非压缩机区与含至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氟原子的卤代烃接触,以形成一种含油、卤代烃和烃回油剂的溶液;和(b)将该溶液由制冷系统的非压缩机区输送到压缩机区。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组合物,其中含有:(a)含至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氟原子的卤代烃;(b)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和(c)含10~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其中所说烃回油剂使所说卤代烃和所说油形成溶液。
本发明还涉及制冷剂组合物,其中含有:(a)含至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氟原子的卤代烃;和(b)含10~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其中所说烃回油剂使所说卤代烃和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形成溶液。
本发明还涉及与卤代烃制冷剂一起在压缩制冷设备中使用的润滑剂混合物,其中含有:(a)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和(b)含10~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其中所说回油剂使所说油和卤代烃制冷剂形成溶液。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压缩制冷系统中使油由非压缩机区返回压缩机区的方法,包括:(a)在含6~16个碳原子的烃回油剂存在下,将选自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油在非压缩机区与含至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氟原子的卤代烃接触,以形成含油、卤代烃和烃回油剂的溶液;和(b)将该溶液由制冷系统的非压缩机区输送到压缩机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5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