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穿刺部件和体液采集检测装置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99816423.2 | 申请日: | 199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3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尚穗;园田耕一;泷浪雅夫;森川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林长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穿刺 部件 体液 采集 检测 装置 组件 | ||
1.一种具有穿刺部件和采集检测体液的装置的组件,其中上述组件可拆卸地装在具有穿刺装置的体液监测系统上,上述组件包括:
穿刺部分,包括:穿刺部件,具有远端的穿刺针和近端的连接器,后者连接于体液监测系统的上述穿刺装置;第一外壳,具有在其内部可活动地装有上述穿刺部件的套管,该套管具有远端的使能穿刺针伸到套管外边的第一开口以及近端的能使上述连接器连接于体液监测系统的上述穿刺装置的近端开口;其中上述穿刺部件在穿刺前固定在上述套管的靠近其近端开口的位置,上述穿刺部件能够气密密封上述套管;
体液采集检测部分,包括体液检测装置和第二外壳,后者具有将体液引入上述检测装置的第二开口;
用于密封上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件和用于密封上述近端开口的可选择的第二密封件;
其中,上述第一外壳由密封上述第一开口的上述第一密封件和上述穿刺部件二者或密封上述近端开口的上述选择性第二密封件而气密密封;以及
使上述第一外壳和上述第二外壳彼此紧固在一起,使得上述第一外壳的第一开口和上述第二外壳的第二开口共同形成可使上述穿刺针伸到上述组件外部的远端开口,由此形成具有穿刺部分和体液采集检测部分的整体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制造过程为:消毒上述穿刺部分,该穿刺部分具有已装在上述第一外壳内的上述穿刺针,并已密封上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然后将消毒的穿刺部分与上述体液采集检测装置组装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组装后的整个组件封闭在护罩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组装后的整个组件封闭在护罩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上述护罩,在除去上述护罩的同时可以从上述第一开口上除去上述第一密封件。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穿刺针保持在消毒状态,直至从上述第一开口上除去上述第一密封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外壳具有防止上述穿刺部件使用后脱开的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止脱开装置还起密封上述套管的上述近端开口的作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外壳具有流体流路和入口,该流路利用毛细管作用将体液从上述远端开口引导到上述体液检测装置,而该入口用于将体液引入上述流体流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外壳包括许多流体流路部分,在这些流路部之间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角部,并在各个角部上形成伸入该流体流路的凸出部,使得该凸出部的头部与在角部形成的新月形体液接触。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入口具有一个沿其外边缘形成的体液引导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体液引导件包括两个或多个引导部件,上述引导部件是形成在上述入口外边缘上的凸出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体液引导件位于上述第二开口内。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体液引导件其构成包括两个侧部件和下侧板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下侧板部件具有在其远端上的向下伸出的凸出部。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体液引导件被设计成使得上述侧部件之间的宽度从上述入口侧到上述远端侧逐渐增加,并具上述引导部件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上述体液的表面张力低于上述流体流道内部的表面张力,上面侧部件的远端与上述第二开口的底面形成小于90°的角度。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具有套管,使得可嵌入安装第一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套管,上述第二外壳的上述套管在主体上具有第二开口;上述体液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固定于第二外壳的上述套管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64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