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筒体转窑无效
申请号: | 01141409.X | 申请日: | 200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普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普安 |
主分类号: | F27B7/02 | 分类号: | F27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宏名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继军 |
地址: | 111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粉煤灰陶粒的烧结窑,特别是涉及烧结窑的整体结构和筒体结构,属于炉窑类。其目的是解决因大量生产粉煤灰陶粒而建设多条传统回转类炉窑生产线时占用土地面积多、配套设备投资大以及由于筒体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同一所造成的料球容易粘连结成大块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多筒体转窑含有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筒体,所有的筒体共用一个投料装置,每个筒体由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筒体节组成,不同筒体节的直径不同,直径较小的筒体节插在直径较大的筒体节内并可密封。由于不同筒体节之间可以差速、逆向旋转,料球在不同转速以及不同旋转方向筒体节的作用下不容易结成大块,从而能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 ||
搜索关键词: | 多筒体转窑 | ||
【主权项】:
1.一种多筒体转窑,含有投料装置[1]、筒体[2]、卸料装置[3]和点火助燃装置[4],其特征是该转窑含有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筒体[2],所有的筒体[2]共用一个投料装置[1],其中每个筒体[2]由两个(包括两个)以上的筒体节[21、22、23、24]组成,从投料装置[1]到卸料装置[3],筒体节[21、22、23、24]的直径依次增大,最前面的筒体节[21]与投料装置[1]密封连接,最后面的筒体节[24]与卸料装置[3]密封连接,筒体节之间的连接通过依次将直径较小的筒体节尾部[5]插进直径较大的筒体节头部[7]实现,尾部[5]的外侧和头部[7]的内侧之间留有空隙,每个筒体节上均有两个滚圈[a]、一个齿圈[b],齿圈[b]位于两个滚圈[a]之间,支撑定位装置[c]通过两个滚圈[a]支撑稳定住筒体节,传动装置[d]通过齿圈[b]带动筒体节绕所有筒体节[21、22、23、24]的共同中心轴线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普安,未经杨普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4140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