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球菌荚膜糖的偶联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7342.X | 申请日: | 200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F·伯尔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华疫苗和诊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9/09;A61P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韦东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于无乳链球菌荚膜糖的三种偶联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采用还原胺化已氧化的唾液酸残基侧链,但是先胺化醛基,再通过接头偶联胺与运载体。在第二种方法中,唾液酸残基和/或N-乙酰基-葡糖胺残基脱-N-乙酰化得到胺基,将该胺基通过接头与运载体蛋白偶联。在第三种方法中,利用半乳糖氧化酶方便地通过荚膜糖中的半乳糖残基而非唾液酸残基进行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链球菌 荚膜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无乳链球菌荚膜糖与运载体分子的偶联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氧化无乳链球菌荚膜糖以在该糖的至少一个末端唾液酸残基中引入醛基;(b)用氨或伯胺还原胺化该醛基得到-CH2-连接的胺;(c)使该-CH2-连接的胺与双功能接头反应得到活化的糖;和(d)使该活化的糖与运载体分子反应得到偶联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华疫苗和诊断有限公司,未经诺华疫苗和诊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0734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