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丝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33797.9 | 申请日: | 200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健夫;多田靖浩;铃木贤一;日野雅之;水野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吴羽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D01D5/247;B01D69/08;D01F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丝多孔膜,是具有适合(滤)水处理的尺寸(平均孔径)和更均匀的孔径分布的微孔(A),同时不但利用微孔进行的微粒子(细菌)阻止效率良好,而且具有大的透水量(B)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丝多孔膜,由中空丝形状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多孔膜形成,具有下述(A)和(B)特性,其中,(A)是基于起泡点法测定出的试样长1m的最大孔径Pmax(1m)与基于半干法测定出的平均孔径Pm=0.05~0.20μm的比Pmax(1m)/Pm为4.0以下,(B)是在压差100kPa、水温25℃的条件下测定的试样长L=200mm的透水量换算为孔隙率v=70%时的换算值F(L=200mm、v=70%)(m/天)与平均孔径Pm(μm)的平方值Pm2的比F(L=200mm、v=70%)/Pm2为3000(m/天·μm2)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丝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拉伸后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空丝多孔膜在非润湿性的气氛中经由至少2阶段的松弛工序进行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偏二氟 乙烯 树脂 中空 多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中空丝多孔膜,由中空丝形状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多孔膜形成,进而具有下述(A)和(B)特性,(A)基于起泡点法测定出的试样长1m的最大孔径Pmax(1m)与基于半干法测定出的平均孔径Pm=0.05~0.20μm的比Pmax(1m)/Pm为4.0以下,(B)在压差100kPa、水温25℃的条件下测定的试样长L=200mm的透水量换算为孔隙率v=70%时的换算值F(L=200mm、v=70%)(m/天)与平均孔径Pm(μm)的平方值Pm2的比F(L=200mm、v=70%)/Pm2 为3000(m/天·μm2)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吴羽,未经株式会社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3379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