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硅碳薄膜核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2564.9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沅民;马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行者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H1/06 | 分类号: | G2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将核能转换成电能的原子电池的一种新颖设计。基于非晶硅或其合金的D伏(beta-voltaic)核电池,具有p-i-n型半导体薄膜的器件结构,含氚的β放射性元素放置在氚化非晶硅或其合金所构成的p层和n层之中,而i层由不含氚的,宽能带隙的本征氢化非晶硅碳合金(intrinsic a-SiC)所组成。这种设计使得基于非晶硅类型的β伏核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都被极大地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硅碳 薄膜 核电 | ||
【主权项】:
1. 一个p-i-n型β伏电池,它由下列基于硅的薄膜层构成:a)一个β活性p层,由氚原子浓度高于8%的硼掺杂的氚化非晶硅或氚化非晶硅的合金组成,包括具有宽能带隙的氚化非晶硅碳薄膜;b)一个β活性n层,由氚原子浓度高于6%的磷掺杂的氚化硅或氚化硅合金组成,包括氚化非晶硅和氚化纳米硅薄膜;c)一个本征i层,由不含氚的、非掺杂的、能带隙大于1.85eV的氢化非晶硅碳合金构成,其厚度在200-500纳米范围之内,其并被放置在所述β活性p层和所述β活性n层之间,其特征为:具有远远低于本征非晶硅的导电性,且具有与本征非晶硅相近的低电子缺陷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行者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行者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0256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座椅斜倚设备
- 下一篇:振动控制架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