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1683.0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成会明;张宏立;李峰;刘畅;闻雷;英哲;王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可充电二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原位碳热还原反应和原位化学反应球磨技术制备利了均匀分散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负极材料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同时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出的复合负极材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高容量金属氧化物的贡献,而且由于金属氧化物以小颗粒均匀分散在碳质材料表面,界面结合牢固,重放大过程中锂离子嵌入脱出引起的体积变化可以很好的被碳质基体缓冲吸收,优异的循环性能也能够得以保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容量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原位碳热还原反应和原位化学反应球磨实现制备均匀分散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具体步骤如下:a均匀分散:将金属氧化物和碳质材料放入球磨机,进行10-300分钟机械球磨,实现金属氧化物和碳质材料均匀分散;b碳热反应:球磨得到混合物放入热处理炉中,利用碳热反应将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并形成熔融液滴状态,加热温度控制在500-1500℃,同时施加反应气氛,具体为氧气和惰性气体混合气体,氧气的通入量为起始原料中氧化物含氧量的2-5倍,经过10-300分钟反应后,自然冷却降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6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