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桕组培不定芽高频率植株再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823.4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何小兰;周月兰;刘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C12N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忠浩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桕组培不定芽高频率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乌桕种子去除种皮,双氧水表面消毒后接种到种子发芽培养基中,长出完整的乌桕种子苗植株;将乌桕种子苗的纵向一分为二的子叶块、含未展开真叶的顶芽以及下胚轴和根切段,分别接种在适合顶芽、下胚轴和根等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通过直接诱导不定芽或经过愈伤组织诱导获得嫩绿色不定芽丛;然后移入不定芽伸长培养基,获得伸长不定芽幼苗;再转入幼苗扩繁培养基进行扩大繁殖,将经扩繁的幼苗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上,长成真叶展开且根系发达的健壮乌桕试管植株,最后移栽到室外在自然条件生长成活,得到乌桕的健壮苗。 | ||
搜索关键词: | 乌桕 不定 频率 植株 再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乌桕组培不定芽高频率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乌桕种子去除种皮,表面消毒后接种到种子发芽培养基中,每50ml的三角瓶中放入1粒种子,置于培养室培养,经过16~20d,长出完整的乌桕植株;在无菌条件下,沿乌桕种子苗的纵向一分为二分割获得子叶块、含未展开真叶的顶芽以及横向分割获得下胚轴切段和根切段,将它们分别接种于子叶、顶芽、下胚轴以及根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置于培养室培养,20d后获得嫩绿色不定芽丛;将嫩绿色不定芽丛移入不定芽伸长培养基,置于培养室生长20~25d后,长出2~3cm高的具展开3~5片真叶的健壮幼苗;再转入幼苗扩繁培养基置于培养室进行扩大繁殖,14~21d后将经扩繁的幼苗转接于生根培养基置于培养室,12~15d长成根系发达的健壮试管植株,最后移栽到菜园土经湿热高压灭菌的营养钵中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练苗,得到乌桕的健壮苗;培养室的温度为26℃~28℃,每天由散射光照14~16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282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