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性测定水体系中铅离子浓度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933.0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娟;赵微;葛培钰;陈洪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42;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选择性测定水体系中铅离子浓度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它是将金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在检测池中将金电极表面氧化成三氧化二金,然后将其浸入β-D-葡萄糖溶液,将三氧化二金的还原成黑色的纳米金薄膜,再将金电极浸入盛有待测的铅离子溶液(检测浓度范围:1.0μm-10.0μm)和0.1mm抗坏血酸溶液中,通过抗坏血酸对铅离子的还原,使铅在纳米薄膜表面富集,将富集了铅的金电极与参比电极,对电极共同插入电化学检测池中,进行电化学工作站扫描,富集的铅在扫描过程中在金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化峰电流值,它与铅离子浓度具有对应关系,从而测得铅离子浓度。本发明方法在薄膜表面富集铅,提高了响应信号,实现了有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铅离子。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测定 水体 系中铅 离子 浓度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选择性测定水体系中铅离子浓度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下列步骤组成:步骤1.将金电极(4)在碳化硅细砂纸上打磨,再分别用加0.3μm和0.05μm氧化铝悬浊液的麂皮抛光成“镜面”,最后经乙醇、二次水超声清洗,备用,步骤2.将金电极(4),参比电极(5),对电极(6)底端插入检测池(2)中,加入2mL0.1M磷酸盐缓冲液,将各电极连接在所用的电化学工作站(7)上,电化学工作站(7)与计算机(8)相连,步骤3.设置氧化电位为5V,运行电化学工作站,将金电极表面氧化5min,氧化过程中打开磁力搅拌器,通过不断搅拌赶走电极表面生成的氧气,氧化后电极表面生成一层橙红色的三氧化二金,步骤4.氧化过程结束后,将金电极取出,浸入盛有1.0mMβ-D-葡萄糖溶液中,在室温下静置10min,通过葡萄糖对三氧化二金的缓慢还原,使电极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纳米金薄膜,步骤5.然后,将步骤4修饰了纳米金薄膜的金电极浸入盛有标准铅离子浓度溶液和0.1mM抗坏血酸溶液的中,4℃下静置30min,通过抗坏血酸对铅离子的还原,使铅在纳米薄膜表面富集,步骤6.将富集了铅的金电极从铅离子溶液中取出,与参比电极,对电极共同插入盛有2mL 0.1M磷酸盐缓冲液的电化学检测池中,在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选项中选择线性扫描伏安法,电位范围设置为-0.5V到0.1V,运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扫描,富集的铅在扫描过程中在金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计算机监测其电化学响应,步骤7.采用origin作图,绘制铅的氧化峰曲线,由于铅离子溶液浓度直接影响表面富集的铅含量,得到氧化峰电流与铅离子溶液的铅离子浓度的对应关系,步骤8.检测完毕,将富集了铅的金电极与参比电极,对电极共同插入盛有2mL 0.1M硝酸溶液的电化学检测池中,将各支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在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选项中选择循环伏安法,电位范围设置为-0.6V到0.6V,扫描圈数为10圈,运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电极表面的铅可以完全脱附,脱附后将纳米金薄膜修饰电极从检测池取出,步骤9.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标准铅离子浓度溶液,重复上述步骤5、6、7和8,并将氧化峰电流对标准铅离子溶液浓度作图,可得到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步骤10.用待测的含铅离子溶液替代步骤5的标准铅离子浓度溶液,重复步骤5、6和7,得到待测溶液的氧化峰电流,并从标准曲线找到对应的待测的含铅离子溶液的铅离子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293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