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藻-菌共生流化床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9519.2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廖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裘晖 |
地址: | 51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藻-菌共生流化床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流化床装置、进水装置、进气装置、光照装置、监测装置和过滤装置组成,本发明将流态化技术与藻-菌共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本发明能有效处理食品废水、酿造废水、制糖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传质效率高、易实现大规模处理和连续操作等特点,更好实现废水、载体、空气充分接触,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有机 废水 共生 流化床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藻-菌共生流化床处理系统,包括流化床装置、进气装置、进水装置、光照装置、监测装置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装置(7)由集水槽(24)、内管(18)和外管(19)组成的双圆筒、进气口(8)和气体分布装置(9)组成,所述集水槽为圆环形集水槽,所述进气口为倒圆锥形进气口;内管(18)和外管(19)间的上部为扩大区(23),内管(18)和外管(19)间的下部为反应区(20),反应区内设有颗粒载体(21);所述的进水装置包括培养液贮罐(11)、原水输送管(12)和调节池(13),所述的调节池(13)外设有原水输送管(12),培养液贮罐(11)与流化床装置(7)连接,培养液贮罐(11)内的培养液由阀控制;所述的进气装置包括CO2钢瓶(1)和缓冲罐(4),CO2钢瓶(1)通过输出管与缓冲罐(4)连接,风机(3)通过空气管与缓冲罐(4)连接,缓冲罐(4)的输出管与进气口(8)相连;所述的光照装置(27)设置在内管(18)内;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探测装置(22)和检测装置(26);探测装置(22)置于反应区(20)内;所述的过滤装置与集水槽(24)的出水口(30)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951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