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155.0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越平;朱筠;陈冰;周斐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农业技术领域的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大豆无菌苗的获得:取成熟的大豆种子,用氯气消毒,而后将大豆种脐向下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中,得到大豆无菌苗;第二步,农杆菌侵染:用经过活化的发根农杆菌侵染第一步中得到的大豆无菌苗的不同部位,待侵染部位长出毛状发根后,切下发根,置于扩大繁殖培养基中生长;第三步,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用从第二步得到的发根中提取大豆异黄酮。本发明解决了从胚芽中提取大豆异黄酮虽然含量高,但生物量小的限制,因此可以达到高效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大豆 异黄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生产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大豆无菌苗的获得:取成熟的大豆种子,用氯气消毒,而后将大豆种脐向下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中,得到大豆无菌苗;第二步,农杆菌侵染:用经过活化的发根农杆菌侵染第一步中得到的大豆无菌苗的不同部位,待侵染部位长出毛状发根后,切下发根,置于扩大繁殖培养基中生长;第三步,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用从第二步得到的发根中提取大豆异黄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715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