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导流复合脉冲转换涡轮增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675.1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顾宏中;邓康耀;崔毅;郭中朝;邬静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1N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气体导流复合脉冲转换涡轮增压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气缸、排气支管、两根脉冲排气管、Y型接头、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涡轮增压器和导流板。将远离涡轮增压器段有扫气干扰的气缸分别通过两根脉冲排气管、Y型接头、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与涡轮增压器入口连接,其余各气缸分别通过各排气支管与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连接,在各排气支管和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的连接处设置导流板。通过该导流板控制排气支管对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气流的引射和压力波的发射。本发明适用于4、5、7、8、9、10缸等多缸内燃机,能充分的利用排气脉动能量,有更好的瞬态和加速性能,结构简单,泵气功损失小,涡轮效率高,能避免大的扫气干扰。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导流 复合 脉冲 转换 涡轮 增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气体导流复合脉冲转换涡轮增压系统,包括A气缸(1)、B气缸(2)、C气缸(3)、D气缸(4)、E气缸(5)、F气缸(6)、G气缸(7)、H气缸(8)、排气支管(9)、A脉冲排气管(10)、B脉冲排气管(11)、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13)、涡轮增压器(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型接头(12)、导流板(15),A气缸(1)和B气缸(2)分别通过A脉冲排气管(10)和B脉冲排气管(11)与Y型接头(1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Y型接头(12)的输出端与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13)的输入端连接,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13)的输出端与涡轮增压器入口连接,C气缸(3)、D气缸(4)、E气缸(5)、F气缸(6)、G气缸(7)、H气缸(8)分别通过各排气支管(9)与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13)连接,在各排气支管(9)和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13)的连接处设置导流板(15),导流板(15)以α角度插入模件式脉冲转换排气管(13)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76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