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2159.8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生;李俊;韦磊;邓仕英;李铭果;朱仕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分散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中形成悬浮液,其中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的质量比为2.5~3.5g∶60~70g,制得大微球;2)洗涤大微球,干燥后,用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浸泡大微球7天,之后用350目筛网过滤,制得微米级有序多孔二氧化钛微球;3)将微米级有序多孔二氧化钛微球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处理得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氮杂氧化钛微球具有有序多孔及可见光催化性能,且多孔结构不易遭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微米 有序 多孔 氧化 钛微球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分散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中形成悬浮液,其中质量分数为1.0%~5.0%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乳液与黏度为50~1000cst的疏水硅油的质量比为2.5~3.5g∶60~70g,并控制搅拌速度为300~600rpm,先于60℃下恒温搅拌6h,而后升温至80℃继续搅拌12h,得到含有大微球的悬浮液;用目数为350目的筛网过滤含有大微球的悬浮液即得粒径为50μm~200μm的由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聚集形成的大微球;2)分别用正己烷、异丙醇和乙醇洗涤大微球,经真空50℃干燥12h后,用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浸泡大微球7天,之后用350目筛网过滤,将过滤所得大微球与二氧化钛前驱体的复合物置于空气中48h,而后于60℃真空烘箱中干燥12h,再于500℃下烧结5h,即得微米级有序多孔二氧化钛微球;所述的二氧化钛前驱体溶液由钛的醇盐与无水乙醇混合而成,钛的醇盐与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3∶4;3)将微米级有序多孔二氧化钛微球放入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50毫米汞柱后,通氮气至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内,调节氮气流速10~50cm3/min、微波功率200~1000W、温度200~500℃、辐照处理1~60min,即得微米级有序多孔氮杂氧化钛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215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图像数据对组织进行分类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抗蚀防冰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