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5609.5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洪若瑜;陈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44 | 分类号: | H01F1/44;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为铁源,沉淀剂为氨水,反应过程中加少量水合肼,常温下反应一定时间,产物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加入到浓度为0.1~0.5mol/L的Mn2+、Zn2+、Fe3+溶液中,油浴加热并迅速加入NaOH溶液,反应后陈化2~3天,调节pH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具有软硬磁性的纳米复合粉体。将制得的复合粉体与表面改性剂、溶剂(如水、乙醇或甲苯)混合均匀,在酸性条件下反应4~9小时;然后将上述产物与氧化得到的葡聚糖醛分别在酸、碱性条件下反应,再用还原剂还原,即得外面包裹了葡聚糖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最后,将制得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与表面活性剂分散到水中制得具有高稳定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性流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流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Fe3+和Fe2+为铁源,反应介质为水,加入沉淀剂(如氢氧化钠、氨水等),反应过程中再加一定量水合肼,反应物铁源的浓度均在0.3mol/L~1mol/L之间,Fe3+和Fe2+摩尔比在1∶1~2∶1之间,在反应温度为20℃~50℃下反应1~5小时,生成的磁性颗粒经分离、洗涤、干燥,即得纳米四氧化三铁粉体。分别将一定浓度的Mn2+、Zn2+、Fe3+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粉体,油浴加热至设计温度,加快搅拌速度,迅速加入沉淀剂(如氢氧化钠、氨水等),在该温度下保持0.5~2h,冷却,陈化2~5天,调节pH至酸性,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为止,抽滤烘干,研磨成粉末。这样便得到核为硬磁性的四氧化三铁、壳为软磁性的锰锌铁氧体的磁性纳米复合粉体。将制得的磁性纳米复合粉体与表面改性剂、溶剂(如水、乙醇或甲苯)混合均匀,调节pH为酸性,在30℃~100℃反应4~9小时,磁分离,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即得到表面带有活性反应基团的磁性颗粒。然后将处理得到的葡聚糖醛与磁性颗粒的活性反应基团先在酸性条件下反应20~25小时,再在碱性条件下反应3~5小时,再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如硼氢化钠、氢化铝锂等)黑暗中反应,即得外面包裹了葡聚糖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最后,以水为分散介质,将制得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分散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即得到具有高稳定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性流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0560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列吡嗪口腔崩解冻干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分段支撑辊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