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废酸绒制造微晶纤维素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1711.6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建;冯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建;冯锦祥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C9/10;D21C11/00;D21D5/18;D21C9/18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伯勤 |
地址: | 832000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废酸绒制造微晶纤维素的生产工艺,工艺过程包括:浸泡、除渣、漂白、清洗、二次除渣、浓缩脱水、干燥、分级过筛工序,其漂白工序使用二氧化氯、臭氧、过氧化氢中的一种作为漂白剂,碱作为中和剂并采用三段式漂白。本发明工艺采用少氯或无氯漂白,大大减少水的用量和废水的排放量,尤其是本工艺采用的漂白剂,能够有选择性地除去纤维上的色素和杂质,而对纤维本身伤害很小,漂白的产品不仅黏度高、白度高、纤维素含量高,而且化学反应活性也得到提高,产品档次也相应提高,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用废酸绒 制造 纤维素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用废酸绒制造微晶纤维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a、浸泡:把废酸绒送入浸泡池中加水进行浸泡处理,然后进行充分搅拌,浆液浓度在7%以下,对废酸绒做预漂白处理,时间30~60分钟;b、除渣:经过浸泡的废酸绒,吸水膨胀后与各类杂质剥离,采用除渣机在进口压力不低于0.3MPa进行旋流除杂,也可用0.8~2mm孔径离心筛除杂,去除废酸绒中的杂质;c、漂白:使用二氧化氯、臭氧、过氧化氢中的一种作为漂白剂,碱作为中和剂,并采用二氧化氯段+碱段+二氧化氯段即DED、二氧化氯段+碱段+臭氧段即DEZ、过氧化氢段+碱段+臭氧段即PEZ之其中的一种进行三段式漂白,所述的漂白剂浓度:0.5%~10%,用量:2~30kg/t浆料;碱用量:1~5kg/t浆料;温度:40~100℃,所述的废酸绒浆料浓度:7%~30%,所述的三段漂白处理时间为:DED:二氧化氯段:30~60分钟,碱段:5~15分钟,二氧化氯段:60~120分钟,DEZ:二氧化氯段:30~60分钟,碱段:5~15分钟,臭氧段:60~120分钟,PEZ:过氧化氢段:30~60分钟,碱段:5~15分钟,臭氧段:60~120分钟,所述漂白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d、漂洗:用水稀释漂白后的浆料,在漂洗池中漂洗2遍,用水量为废酸绒重量的10~20倍;e、二次除渣:采用除渣器在进口压力不低于0.3MPa进行旋流除杂,进一步净化清除浆料中的细小轻重杂质;f、浓缩脱水:使用脱水机,使浆料含水率小于40%;g、干燥:采用干燥设备,烘干温度50~200℃,对脱水浆料连续烘干至含水≤5%;h、分级过筛:将干燥的微晶纤维素,按不同的产品要求分级过筛,筛网孔径为:50~300微米,然后定量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建;冯锦祥,未经王光建;冯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117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