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6901.3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长井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具有:光源;物镜;具备第1和第2光学区域的第1光学元件;具备第3和第4光学区域的第2光学元件;入射主光束和副光束并在第1光学元件与第2光学元件之间使主光束聚光的聚光元件;分离通过了第1和第2光学元件的主光束与副光束的偏振光分支光学构件;以及接受主光束的光检测器,通过了第1和第4光学区域的主光束以及第2和第3光学区域的主光束的偏振方向是第1方向,通过了第1和第3光学区域的副光束以及第2和第4光学区域的副光束的偏振方向是与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用聚光元件使从信息记录面反射了的光束聚光了时的倍率和物镜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一侧的数值孔径满足既定的条件。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对具有多层的信息记录面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重放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将来自光源的光束聚光在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的信息记录面的某一层上的物镜;以夹住光轴的方式具备第1光学区域和第2光学区域的第1光学元件;以夹住光轴的方式具备第3光学区域和第4光学区域的第2光学元件;入射:作为从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被聚光了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反射了的光束的主光束和作为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的信息记录面反射了的光束中上述主光束以外的光束的副光束,并在上述第1光学元件与上述第2光学元件之间使上述主光束聚光的聚光元件;分离通过了上述第1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光学元件的上述主光束与上述副光束的偏振光分支光学构件;以及接受上述主光束的光检测器,上述光拾取装置通过经上述物镜将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聚光在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多层的信息记录面的某一层上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重放,上述主光束在通过上述第1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光学元件时,上述第1光学区域和上述第4光学区域对通过了上述第1光学区域和上述第4光学区域的主光束给予第1方向的偏振方向,上述第2光学区域和上述第3光学区域对通过了上述第2光学区域和上述第3光学区域的主光束给予第1方向的偏振方向,上述副光束在通过上述第1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光学元件时,上述第1光学区域和上述第3光学区域对通过了上述第1光学区域和上述第3光学区域的副光束给予第2方向的偏振方向,上述第2光学区域和上述第4光学区域对通过了上述第2光学区域和上述第4光学区域的副光束给予第2方向的偏振方向,上述主光束在通过了上述第1光学元件后,在上述第1光学元件与上述第2光学元件之间被聚光,并通过上述第2光学元件进而经偏振光分支光学构件入射到光检测器上,另一方面,上述副光束在通过了上述第1光学元件后,在上述第1光学元件与上述第2光学元件之间不被聚光,因而通过上述第2光学元件入射到偏振光分支光学构件上的副光束进而被上述偏振光分支光学构件分支而不入射到上述光检测器上,在将用上述聚光元件使从信息记录面反射了的光束聚光了时的倍率定为m、将上述物镜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一侧的数值孔径定为NA时,以下的式成立:NA/0.35≤m≤NA/0.05 (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3690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步序列传输的系统唤醒方法
- 下一篇:芯片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