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瓶针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6464.7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5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丛勇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勇滋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38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有用于防止意外脱落的突起的插瓶针,所述突起由沿针体轴向从近针尖端向远针尖端依次排列并连为一体的棱突部和丘突部组成;棱突部为三棱锥体,其两条侧棱I、II位于针体表面,棱锥顶点靠近针尖,第三条侧棱III与针体轴线的夹角α≤60°;丘突部的近针尖端与棱突部的远针尖端相接,丘突部与针体交面距离针尖最远点和丘突部与棱突部(1)交线上距离针体垂直距离最远点的连线与针体轴线的夹角45°≤β≤9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瓶针既能有效防止意外脱落,同时减轻插、拔插瓶针时对橡胶瓶塞的损伤,以满足重复插入瓶塞并保持瓶塞密闭性良好的使用要求;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插瓶针 | ||
【主权项】:
1.一种插瓶针,包括针体表面的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由沿针体轴向从近针尖端向远针尖端依次排列并连为一体的棱突部(1)和丘突部(2)组成;棱突部(1)为三棱锥体,其两条侧棱I、II(3、4)位于针体表面,棱锥顶点靠近针尖,第三条侧棱III(5)的两个端点的连线与针体轴线的夹角α≤60°;丘突部(2)的近针尖端与棱突部(1)的远针尖端相接,丘突部(2)与针体相交面距离针尖最远点和丘突部(2)与棱突部(1)交线上距离针体垂直距离最远点的连线与针体轴线的夹角45°≤β≤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勇滋,未经丛勇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1646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