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503.5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琴;卫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属于通讯产品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它在电池的两个外露充电电极之外增加第三个外露电极,该第三个外露电极连接有一安装在手持机内部的、由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组成的防短路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的第三个外露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池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b及电池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c也与电池充电电极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漏极a与电池充电电极相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带有外露充电电极手持机在遇到海水时易形成放电回路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工作可靠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池 短路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手持机的电池防短路结构,其特征是在电池的两个外露充电电极之外增加第三个外露电极,该第三个外露电极连接有一安装在手持机内部的、由三极管Q1和场效应管Q2组成的防短路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的第三个外露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池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b及电池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c也与电池充电电极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漏极a与电池充电电极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3950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