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冲击回转钻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8993.2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臣 |
主分类号: | E21B6/02 | 分类号: | E21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255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包括中空的油路水接头(1)、油路主动钻杆(2)、油路动钻杆(3)、液压冲击器(4)、岩芯管(5)和钻头(6)以及油管(7),油路水接头(1)、油路主动钻杆(2)、油路动钻杆(3)、液压冲击器(4)、岩芯管(5)及钻头(6)依次为丝扣连接,油路水接头(1)、油路主动钻杆(2)、油路动钻杆(3)、液压冲击器(4)上分别设有放置油管(7)的相互对应的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液压冲击器(4)启动后,利用液压控制冲锤(42)往复运动实现高能高频、冲击,从而大大提高钻进速度且能较好的钻进碎石层、含漂石地层及硬岩层,同时操作也很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冲击 回转 | ||
【主权项】:
1.一种液压冲击回转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油路水接头(1)、油路主动钻杆(2)、油路动钻杆(3)、液压冲击器(4)、岩芯管(5)和钻头(6)以及油管(7),油路水接头(1)、油路主动钻杆(2)、油路动钻杆(3)、液压冲击器(4)、岩芯管(5)及钻头(6)依次为丝扣连接,油路水接头(1)、油路主动钻杆(2)、油路动钻杆(3)、液压冲击器(4)上分别设有放置油管(7)的相互对应的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的液压冲击器(4)包括缸体(41)、冲锤(42)、铁砧(43)、压力控制阀(44)、主阀(45)、蓄能器(46)、逆止阀(47)及快速接头(48),缸体(41)设有供冲锤(42)可上下活动的冲锤空腔(411)及放置铁砧的铁砧空腔(418),且冲锤空腔(411)与铁砧空腔(418)相贯通,铁砧(43)位于冲锤(42)下部,且铁砧(43)与丝扣接头设为一体,缸体上部空腔(414)内设有蓄能器(46),该空腔(414)与其下面放置主阀(45)的主阀腔(415)相连通,主阀腔(415)与回油油路(413)之间连通主阀控制回油路(4151),主阀腔(415)与冲锤上腔油路(416)及冲锤上腔回油路(4161)相通,冲锤上腔油路(416)与冲锤空腔上部(4111)相连通,主阀腔(415)与主阀控制油路(4152)相通,主阀控制油路(4152)与冲锤空腔下部(4112)相通,冲锤上腔回油路(4161)上设有放置压力控制阀的空腔(417),该空腔(417)与主阀控制回油路(4151)相连通,所述缸体(41)设有与油路动钻杆(3)进油油路(31)相对应的进油油路(412)、与油路动钻杆的回油油路相对应的回油油路(413),所述进油油路(412)的进口处及回油油路(413)出口处分别安装有快速接头(48),并且进油油路(412)上安装有逆止阀(47),其位于快速接头(48)下部,所述进油油路(412)与冲锤空腔下部(4112)相通,并且其进入冲锤空腔(411)出口位置在主阀控制油路(4152)进入冲锤空腔(411)出口的下部,进油油路(412)与回油油路(413)之间设有油路(4121),该油路(4121)与主阀腔(415)及放置压力控制阀的空腔(417)相通,所述冲锤(42)为中空的T型截面,其中下部设有环形凸起(421),其与冲锤空腔(411)壁接触,该环形凸起(421)位于进油油路(412)出口和主阀控制油路(4152)出口位置之间,所述压力控制阀(44)控制冲锤上腔回油路(4161)和回油油路(413)之间的通断,所述主阀(45)控制冲锤空腔上部(4111)和冲锤上腔回油路(4161)之间的通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臣,未经张小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489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轨悬挂输送机新型电动小车
- 下一篇:收缩式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