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13族氮化物半导体粒子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1375.6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两轮达也;齐藤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C09K1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传统发明的半导体粒子荧光体在媒介中的分散性差,此外,不显示红色、绿色、蓝色的荧光,无法混色而获得白色发光。此外,其制造方法的合成步骤复杂,特别是为了对半导体粒子的组成/粒径进行控制,需要对合成方法进行精密控制。因而,提供分散性高的第13族氮化物半导体粒子荧光体(10),该第13族氮化物半导体粒子荧光体(10),其中形成包含第13族元素与氮原子所成的键的纳米晶体粒子(11)作为半导体粒子,并用含杂原子、且分子量为200~500的表面改性有机化合物(12)对该纳米晶体粒子(11)进行覆盖。此外,还提供该第13族氮化物半导体粒子荧光体(10)的简便制造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13 氮化物 半导体 粒子 荧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第13族氮化物半导体粒子荧光体(10),该第13族氮化物半导体粒子荧光体(10)是用表面改性有机化合物(12)对纳米晶体粒子(11)进行覆盖而形成的,所述纳米晶体粒子(11)包含第13族元素与氮原子所成的键,所述表面改性有机化合物(12)包含杂原子且分子量为200~5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800113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录、放语音式报警提示器
- 下一篇:基于块状纹理采样的虹膜图像数据库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