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硅烷的连续式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2589.1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大津敏明;立山卓;小林峯登;汤舟和之;竹内孝夫;和久田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3/04 | 分类号: | C01B33/04;B01J31/02;B01J31/40;B01J3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 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简便且高效地制造在工业上非常有用的甲硅烷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采用具有反应塔、与所述反应塔的顶部串联连结的带回流液供给导管的多个上段冷凝器、所述反应塔的底部再沸器以及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连结的蒸发槽的甲硅烷制造装置;向所述反应塔的中段部供给三氯硅烷和二氯硅烷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反应塔的上段部供给作为催化剂的脂肪族烃取代叔胺和脂肪族烃取代叔胺的盐酸盐中的至少一方,从所述反应塔的顶部向所述多个上段冷凝器导入包含甲硅烷、一氯硅烷、二氯硅烷和三氯硅烷的生成混合物,通过上段冷凝器在50~-50℃的温度下从包含一氯硅烷、二氯硅烷和三氯硅烷的冷凝液中分离甲硅烷,将分离了甲硅烷的冷凝液通过所述回流液供给导管导回反应塔的上段部,在所述反应塔内使其与催化剂接触,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获取包含四氯硅烷和催化剂的底部回收液并导入所述蒸发槽,将从所述蒸发槽的底部回收的催化剂导回所述反应塔。 | ||
搜索关键词: | 硅烷 连续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 甲硅烷的连续式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反应塔、与所述反应塔的顶部串联连结的带回流液供给导管的多个上段冷凝器、所述反应塔的底部再沸器以及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连结的蒸发槽的甲硅烷制造装置;向所述反应塔的中段部供给三氯硅烷和二氯硅烷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反应塔的上段部供给作为催化剂的脂肪族烃取代叔胺和脂肪族烃取代叔胺的盐酸盐中的至少一方,从所述反应塔的上段部向所述多个上段冷凝器导入包含甲硅烷、一氯硅烷、二氯硅烷和三氯硅烷的生成混合物,通过上段冷凝器在50~-50℃的温度下从包含一氯硅烷、二氯硅烷和三氯硅烷的冷凝液中分离甲硅烷,将分离了甲硅烷的冷凝液通过所述回流液供给导管导回反应塔的上段部,在所述反应塔内使其与催化剂接触,从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获取包含四氯硅烷和催化剂的底部回收液并导入所述蒸发槽,将从所述蒸发槽的底部回收的催化剂导回所述反应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8003258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