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0767.X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张洪杰;邓瑞平;冯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3/14 | 分类号: | H05B33/14;H05B33/22;H05B33/26;H05B33/1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真空蒸镀工艺,制备出结构为铟锡氧化物/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或者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8-羟基喹啉铝:以三氟乙酰噻吩丙酮和邻菲罗啉为第一和第二配体的经典三价铕配合物Eu(TTA)3phen:主体材料4,4’-N,N’-二咔唑二苯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8-羟基喹啉铝/氟化锂/金属铝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最大电致发光电流效率为6.1cd/A,最大功率效率为3.5lm/W;最大亮度为2451.69cd/m2。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衬底(1)、阳极层(2)、空穴传输层(3)、发光层(4)、空穴阻挡层(5)、电子传输层(6)、缓冲层(7)和金属阴极(8),按顺次连接构成;所述的衬底(1)是玻璃衬底;阳极层(2)采用:铟锡氧化物;缓冲层(7)采用:氟化锂;金属阴极(8)采用:金属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穴传输层(3)采用:4,4’-二[N-(对-甲苯基)-N-苯基-氨基]二苯基或者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它们的分子结构如下:所述的发光层(4)采用:红色有机染料与有机敏化染料双掺杂入主体有机分子材料的有机混合材料;其中掺杂的红色有机染料是以三氟乙酰噻吩丙酮和邻菲罗啉为第一和第二配体的三价铕配合物Eu(TTA)3phen,其分子结构如下:所述的掺杂的有机敏化染料是8-羟基喹啉铝,其分子结构如下:所述的主体有机分子材料是4,4’-N,N’-二咔唑二苯基,其分子结构如下:所述的有机混合材料中,掺杂的红色有机染料与主体有机分子材料的重量比为2%—5%,掺杂的有机敏化染料与主体有机分子材料的重量比为0.1%—0.6%;所述的空穴阻挡层(5)采用: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其分子结构如下:所述的电子传输层(6)采用:8-羟基喹啉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076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