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289.7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郭蔚华;林艳;曾晓岚;阳春;姜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C12R1/8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迅速敏感藻的确定方法,包括选择对水环境污染敏感、容易分离培养的藻类作为筛选对象;采用叶绿素a含量≥4.0mg·L-1藻类;以便携式红外测温仪为测试仪器;设计有毒有害物供试药品,配制成10g·L-1稀释液备用;经过毒性响应测试,用所有测试时间中的最大平均温差值来确定供试藻对毒物毒性的响应和对毒物种类、种数的响应;根据毒性响应测试中供试藻对毒物毒性响应的最大平均温差值、对应的响应时间以及对毒物种类、种数响应的情况等因素确定的敏感藻。可以确定对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具有敏感性的敏感藻,加之敏感藻的取材广泛,分离、培养、保存容易,所需成本低;同时,所选的敏感藻对有毒有害物具有针对性,因此用于藻红外测试技术,并保证该技术测试效果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有毒 有害物 急性 毒性 响应 敏感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1.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响应的敏感藻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对水环境污染敏感的藻类进行筛选确定供试藻;以叶绿素a含量≥4.0mg·L-1作为测试藻量标准;(2)以红外测温仪为测试仪器,分辨率≤0.1℃;(3)设计有毒有害物供试药品,配制成10g·L-1稀释液备用;有机毒物:C6H6、C6H5CH3、C6H5(CH3)2、C6H5Cl、CHCl3、C6H5OH、CH2O、HOCH2CH2OH、NH2C6H4SO2NH2 和[CH2CHCONH2]n;重金属:HgSO4、Pb(NO3)2、CuSO4·5H2O、K2Cr2O7、FeCl3·6H2O、KMnO4、ZnCl2、AlCl3·6H2O、BaCl2·2H2O和CrCl3·6H2O;农药:除草剂类——百草枯(C12H14N2Cl2)、盖草能(C15H11ClF3NO4)、草甘膦(C3H8NO5P);杀菌剂类——多菌灵(C14H18N4O3)、三唑酮(C14H16ClN3O2)、井冈霉素(C20H35O13N)、克菌康(C19H34O8N8)、春雷霉素(C14H25N3O9);杀虫剂类— —杀虫单(C5H12NO6S2Na·H2O)和灭扫利(C22H23NO3);(4)毒性响应测试:在自然光照,室温18~28℃条件下,以绝热塑料容器作为测试容器;测试过程:试验组3重复,对照组3重复;在两组的每一容器中分别加入5ml藻液,待藻液温度稳定时用红外测温仪对藻液面中部测温记录,然后分别加入配制的供试药品0.05ml稀释液,对照组加入0.05ml蒸馏水,立即测温记录,每1.5min测一次,直到温度变化停时止;如果藻液未响应则依次增加0.05ml稀释液进行测试直到产生响应;当确定第一次响应浓度后,再将该浓度样品液按×2、×4、×6、×8进行稀释测试,测试顺序从高向低稀释倍数逐一进行;数据分析:每种药品测试的平均温差值=(试验组温度之和-对照组温度之和)÷3,其绝对值≥0.2℃的最大平均温差值来确定供试藻对毒物毒性的显著响应;敏感藻确定:根据毒性响应测试中供试藻对毒物毒性响应的最大平均温差值、对应的响应时间,以及对毒物种类、种数响应的情况确定敏感藻如下:有机毒物的敏感藻为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平均响应温差0.27℃,平均响应时间4.4min,较好响应种类70%;重金属的敏感藻为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平均响应温差0.21℃,平均响应时间5.7min,较好响应种类达80%;农药的敏感藻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平均响应温差0.20℃,平均响应时间3.6min,较好响应种类达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92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