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轮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4429.6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虹;翟慎会;许卫东;魏静;傅钧;赵亮;吴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9/00 | 分类号: | F02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燃气轮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是一种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策略,对燃气轮机转子转速系统进行调节,使转子转速快速、稳定、无偏差的跟踪设定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获得典型工况点的模型,构成燃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集合,进而针对各模型设计各子预测控制器,将各子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进行加权作为燃气轮机转速的实际控制量,控制燃气轮机转速在全局范围内实现最优,从而弥补了常规控制在燃气轮机系统负荷点发生突变时,使得系统响应较快,并且该控制方法的控制器设计简单,子控制器间切换也易于工程实现,解决了转子转速对象参数非线性,时变性,大范围工况下参数跳变等控制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转速 系统 模型 自适应 广义 预测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燃气轮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燃气轮机额定负荷时且开环稳定工况下,控制系统设置典型工况点,在转速调节器输出端施加低电平的伪随机信号激励,测得转速变化数据,用递推广义最小二乘法辨识出转速动态模型,构成燃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集合;步骤2:针对步骤1的转速动态模型,采用广义预测控制策略构造子预测控制器,并对相应的子预测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整定;步骤3:若基于步骤2的子预测控制器不能满足步骤1的多模型集合相邻模型间满意控制范围的交叠,建立燃气轮机的局部模型族,对步骤1的多模型集合进行补充;否则进入步骤4;步骤4:控制系统检查每一采样时刻工况参数变化情况,将子预测控制器的输出控制增量进行加权作为燃气轮机转速的实际控制增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244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