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超稠油废水生物降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7033.5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祁佩时;邵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0;C02F3/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油田超稠油废水生物降解方法,它涉及一种油田超稠油废水降解方法。针对现有稠油废水处理工艺过多依赖絮凝剂,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为后续处理带来较大负担与影响;同时,针对厌氧好氧生物法处理稠油废水占地面积大,流程复杂,工作条件难控制,处理效果不理想问题。所述方法通过隔油处理、聚结除油、砂滤罐处理、水解酸化处理和曝气生物处理五个步骤实现的,原水在聚结除油器依次流过网状填料聚结单元、缓流腔及除油单元进行除油处理;进入曝气生物池内的原水依次流过厌氧区和好氧区。本发明的整套工艺无须二沉池和絮凝剂,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流程简单、工作条件较易控制,出水水质好、处理效果理想,实现了稠油废水达标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超稠油 废水 生物降解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油田超稠油废水生物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A、隔油处理:原水从隔油池(1)的一端流入池内,从另一端流出,比重小于1.0的油珠上浮到水面上,比重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浮到水面上的油珠通过集油管收集;B、聚结除油:经隔油处理后的原水依次进入到聚结除油器(2)内的网状填料聚结单元(3)、缓流腔(4)及除油单元(5)进行除油处理,之后,原水经聚结除油器(2)内的出水腔(6)流出聚结除油器(2);C、砂滤罐处理:经聚结除油器(2)处理后的原水进入到砂滤罐(7)中进行过滤处理,滤速为6~10m/h,废水流量为3~6m3/h,水温为40~50℃;D、水解酸化处理:经砂滤罐(7)处理后的原水进入到水解酸化池(8)内进行酸化处理,有效停留时间为1.0~2.0h,采用微孔曝气,溶解氧不高于0.3mg/L;E、曝气生物处理:经水解酸化池(8)处理后的原水先进入到曝气生物池(9)内的厌氧区(10),在无分子态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之后进入到曝气生物池(9)内的好氧区(11),在充足供氧的条件下,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经降解达到标准的原水排放出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370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全自动联合采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间用微电流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