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构造及检测过程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2660.4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国;孙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G01M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构造及检测过程,其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机体,是通过设置上机架、下机架、水槽、压盘、托盘和配置控制箱组件、仪表组件、阀门组件,并通过连接各组件形成的,其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过程,主要就是按预先编制的工作程序进行具体操作与观察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情况的步骤。该技术方案,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无内胎钢圈生产技术,而且提升了无内胎钢圈生产技术层面,对保障无内胎钢圈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报废率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已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以之填补了国内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法的空白,对进一步规范我国无内胎钢圈生产技术与检测技术,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胎 钢圈 气密性 检测 设备 构造 过程 | ||
【主权项】:
1、一种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构造及检测过程,其特征是:包括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构造与检测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技术性能的操作过程;所述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构造为,先,分设组件,将组成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机件,分设为上机架、下机架、水槽、压盘、托盘,再,给机体配置控制箱、仪表、阀门组件,然后,连接各组件,下机架组件与水槽组件,以水槽底部跟底架顶部接触且用螺钉固定相互连接,上机架组件与水槽组件,以支梁柱跟水槽的外侧壁接触且用螺钉固定相互连接,托盘组件与水槽组件,以滑轨直接固定于水槽的内侧壁、套筒跟芯棒保持同一轴心和上端穿过且直接固定于水槽的底板相互连接,上机架组件与压盘组件,以油缸跟液压杆保持同一轴心下端穿过且直接固定于横梁、导杆穿过横梁且能上下滑动相互连接,仪表组件的设置,将仪表设置在上机架,用液压管通过接头/接口连接油缸,或用导气管通过接头/接口连接阀门,或者,将仪表直接设置在油缸或阀门上,阀门组件的设置,将阀门直接设置在上机架组件或油缸上,用液压管或导气管通过接头/接口连接油缸或仪表或压盘组件,且可跟机外的液压源和/或气压源连接,控制箱组件的设置,将控制箱以箱体设置在上机架上,且用控制电缆跟各仪表与阀门连接,以此整合成所述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检测设备;所述检测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技术性能的操作过程,为检测无内胎钢圈气密性技术性能的如下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先,接通电源、液压源、气压源,灌水,再,检查通电、通液、通气、存水情况,然后,按工作按扭,使机体按预先编制的工作程序处于待工作状态,第二步,取钢圈、堵气门芯,第三步,先,钢圈上机,将堵有气门芯的钢圈置于下圆盘的顶面,再,按压紧按扭,压紧、下沉钢圈,然后,持压,第四步,先,按进气按扭进气,观察钢圈的气密性情况,再,按照设定的保压时间和由调压阀设定的压力值保压,继续观察钢圈的气密性情况,第五步,按放气按扭放气,第六步,先,按放松按扭回程,再,按复位按扭复位,然后,取下钢圈,并且将取下的钢圈按检测过程中确认的气密性情况进行归类堆放,以重复第二至第六操作步骤,检测同规格类型的无内胎钢圈产品,整批产品检测完毕,应打开排水阀放掉水槽内的水、按电源按扭关闭电源至熄灭电源指示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626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