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下晶型可控的氟化钇钠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251.2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平;单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2 | 分类号: | C30B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下晶型可控的氟化钇钠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稀土氧化钇粉末溶解于高氯酸或盐酸中,加热蒸发,将其与油酸钠固体混合,加入到无水乙醇,水和正己烷的混合体系中,70℃油浴,回流,水洗上层有机相并将其加热蒸发;(b)常温条件下,将上述油酸钇固体加入到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水溶液;加入氟化钠水溶液,此时水相、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5~3∶1,继续搅拌,静置分层;(c)分离出油相,用甲醇超声洗涤1-2小时,干燥,即得纳米级氟化钇钠颗粒。本方法制备出的氟化钇钠纳米晶,具有粒度均匀、分散良好、晶形可控等特点,且粒径控制在3~5纳米,完全能够满足生物分子荧光标记基质材料在应用上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下晶型 可控 氟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常温下晶型可控的氟化钇钠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稀土氧化钇粉末溶解于浓度为2mol/-5mol/L的高氯酸HClO4或盐酸中,配制成高氯酸钇或氯化钇溶液,加热蒸发得到高氯酸钇或氯化钇晶体,将物质的量的比为1∶3的高氯酸钇或氯化钇晶体与油酸钠固体混合,加入到体积比为4∶3∶7的无水乙醇,水和正己烷的混合体系中,70℃油浴,回流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水洗上层有机相并将其加热蒸发,得到油酸钇蜡状固体;(2)常温20℃-40℃条件下,将上述油酸钇固体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水溶液,其水相、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10~3∶2;搅拌10-50分钟后,加入0.2~1.0mol/L、pH值为9.0~10.0氟化钠水溶液,油酸钇与氟化钠的摩尔比为1∶2~6,此时水相、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5~3∶1,继续搅拌2-24小时,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3)分离出油相,用甲醇超声洗涤,30℃~70℃干燥3~8小时,即得纳米级氟化钇钠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22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疏水透明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