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5253.5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元斌 |
主分类号: | F16D13/24 | 分类号: | F16D13/24;F16D1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20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其特征是设有一平面基座19,在基座19上安装由内锥头1和内锥杆7组成的内锥体36,在内锥体36的中心孔中安装同轴的外锥体33,在两锥体的锥面8、23上设摩擦材料,在外锥体33前端安装压杆20,向后推动压杆20外锥体33被挤压向后滑动,外锥体33的锥面23与内锥体36的锥面8贴紧,靠两锥面间的摩擦力将动力由内锥体36一端传到外锥体33一端,再由外锥体33传给机械的运动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少电机的开启能耗,延长电路和机械的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 ||
【主权项】:
一种离合器,由基座(19)、压杆(20)、外锥体(33)、内锥体(36)及其他配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内锥体(36)安装在基座(19)上,外锥体(33)安装在内锥体(36)的空腔中,外锥体(33)与内锥体(36)同轴并能相对其轴向转动和滑动,外锥体(33)和内锥体(36)的间隙用编组轴承(15)来确立;外锥体(33)是一大圆柱面(16)、锥面(23)、小圆柱面(14)顺序连接的回转体,前端设动力轴接口——螺纹锥形孔(9),后端设压力弹簧孔(13),动力轴接口(9)、弹簧孔(13)与外锥体(33)同轴,编组轴承(15)安装在外锥体(33)之小直径柱面(14)的两端,中间用套筒(10)分开,在小直径柱面(14)的前端安装片状挡油环(18)、(30),在套筒(10)中间所对应的弹簧孔(13)上设若干呼吸孔,在大直径柱面(16)前端设两个相邻的阻油槽(27);内锥体(36)是内锥头(1)和内锥杆(7)的组合体,两者套接在一起,内锥杆(7)的前端设一大直径孔(3)中直径孔(4)小直径孔(5)相连通的孔,后端设一动力轴接口(9),各孔与内锥杆(7)同轴,内锥杆(7)的前端安装片状挡油环(25)和(34),小直径孔(5)上安装压力轴承(6),内锥头(1)的前端设两个相邻的阻油槽(27),沿内锥头(1)的中轴线开一锥孔(8)、中圆孔(17)、后圆孔(11)顺序联通的孔,在中圆孔(17)上设一集油槽(2),在集油槽(2)上设若干向外辐射的导油孔(2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元斌,未经孙元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052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