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9224.7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3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深见正生;森大生;北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C03B23/0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预备成形工序中容易地进行玻璃板的定位,并同时防止倾斜机构所导致的铰链痕迹的产生和过度弯曲的部分的产生。本发明是一种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备成形工序,在该预备成形工序中,将加热软化了的玻璃板承载于支承所述玻璃板的缘部的预备成形用支承模,以承载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支承模的状态将所述玻璃板按压于预备成形用支承模的成形面,从而成形为所需的预备弯曲形状;正式成形工序,在该正式成形工序中,将成形为所述预备弯曲形状的玻璃板移置到支承所述玻璃板的缘部的正式成形用支承模,以承载于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的状态将所述玻璃板按压于正式成形用模具的成形面,从而成形为所需的最终弯曲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支承模包括外模和内模,该内模并排设置于所述外模的内侧,且该内模的玻璃板承载面比外模平坦;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在其内侧包括下部模具,该下部模具具有与所述正式成形用模具相对向的成形面;所述预备成形工序包括:将所述加热软化了的玻璃板承载于所述内模的工序;将所述内模上的玻璃板从所述内模移置到所述外模的工序;将承载于所述外模的所述玻璃板按压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模具的成形面的工序;将成形为所述预备弯曲形状的所述玻璃板保持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模具的工序;所述正式成形工序包括:将成形为所述预备弯曲形状的玻璃板移置到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的工序;以承载于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的状态用所述下部模具的成形面支承所述玻璃板的下侧表面并同时将所述玻璃板按压于所述正式成形用模具的成形面的工序。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板 弯曲 成形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备成形工序,在该预备成形工序中,将加热软化了的玻璃板承载于支承所述玻璃板的缘部的预备成形用支承模,以承载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支承模的状态将所述玻璃板按压于预备成形用支承模的成形面,从而成形为所需的预备弯曲形状;正式成形工序,在该正式成形工序中,将成形为所述预备弯曲形状的玻璃板移置到支承所述玻璃板的缘部的正式成形用支承模,以承载于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的状态将所述玻璃板按压于正式成形用模具的成形面,从而成形为所需的最终弯曲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支承模包括外模和内模,该内模并排设置于所述外模的内侧,且该内模的玻璃板承载面比外模平坦;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包括下部模具,该下部模具具有与所述正式成形用模具相对向的成形面;所述预备成形工序包括:将所述加热软化了的玻璃板承载于所述内模的工序;将所述内模上的玻璃板从所述内模承载至所述外模的工序;将承载于所述外模的所述玻璃板按压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模具的成形面的工序;将成形为所述预备弯曲形状的所述玻璃板保持于所述预备成形用模具的工序;所述正式成形工序包括:将成形为所述预备弯曲形状的玻璃板移置到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的工序;以承载于所述正式成形用支承模的状态用所述下部模具的成形面支承所述玻璃板的下侧表面并同时将所述玻璃板按压于所述正式成形用模具的成形面的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11922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药酒
- 下一篇: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