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卡纸上印刷QS质量安全标志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4322.9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张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M1/26 | 分类号: | B41M1/26;B41M3/00;B41M7/00;G03F7/09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金卡纸上印刷QS质量安全标志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对待印刷的QS标志图案进行电脑分色,再单独制作一份比白色图案尺寸各边长的电子文件;第二,用步骤一中的文件,制三张菲林片;第三,用步骤一中所得的菲林片晒版,制作三张相应的印版;第四,将步骤三中所得的印版安装到胶印机上;第五,在第一机组中倒入虫胶酒精溶液和水,在第二机组中倒入白墨和润版液,第三机组中倒入专色蓝墨和润版液;第七,在第一机组与第二机组之间、第二机组与第三机组之间和第三机组后安装紫外灯管;第八,用第一机组印刷虫胶,第二机组印刷白墨,第三机组印刷,得到QS标志印刷品,具有印刷方便、工艺故障少且墨层平整、手感好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卡 印刷 qs 质量 安全标志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金卡纸上印刷QS质量安全标志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对待印刷的“QS”标志图案进行电脑分色,分为字母“Q”的蓝色图案电子文件;字母“S”、底色在一起的白色图案电子文件;再单独制作一份比白色图案各边长1-2mm的电子文件,其内容为实地图案,即100%网点,颜色可以任意选取;第二,利用步骤一中的电脑分色文件,制作三张相应的菲林片,即其中一张是内容为字母“Q”蓝色图案的菲林片;一张是内容为字母“S”、底色在一起的白色图案的菲林片;一张是比白色图案菲林片各边长长1~2mm的菲林片,其内容为实地效果图案,制作三张菲林片的曝光时间为235~250s,曝光度为2400/150,显影液浓度为1∶4~1∶3,显影温度为34~36℃,显影时间为25~30s,定影液浓度为1∶4,定影时间为30~35s,定影温度为28~32℃;第三,利用步骤一中所得的菲林片,进行晒版,分别制作三张相应的印版,即其中一张是内容为字母“Q”蓝色图案的印版;一张是内容为字母“S”、底色在一起的白色图案的印版;一张比白色图案印版各边长长1~2mm的实地图案印版,制三张版的主曝光时间为90~100s,辅曝光时间为15~20s,显影时间为15~20s,显影温度为20~25℃,显影液浓度1∶4;第四,将步骤三中所得的印版,安装到胶印机上,安装的次序为:胶印机第一机组安装比白色图案各边长大1~2mm的实地图案印版,第二机组安装白色图案的印版,第三机组安装蓝色图案的印版;第五,在胶印机第一机组的墨斗中倒入1.5~2.0Kg虫胶酒精溶液,虫胶的浓度为15~20%,温度为30~35℃,在水斗中倒入3.0~4.0Kg水;在胶印机第二机组的墨斗中倒入2.5~3.0Kg UV白墨,在水斗中倒入5.5~6.5K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浓度为0.3%;在胶印机第三机组的墨斗中倒入1.8~2.3Kg的“QS”标志专色UV蓝墨,在水斗中倒入4.0~5.0K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浓度为0.3%;第七,在胶印机的第一机组与第二机组之间,安装1组UV紫外灯管,其功率优选为8000~10000瓦;在胶印机的第二机组与第三机组之间,安装2组UV紫外灯管,其功率优选为8000~10000瓦;胶印机第三机组后面安装1组UV紫外灯管,其功率优选为8000~10000瓦;第八,印刷时,利用胶印机的第一机组先在金卡纸表面印刷一层虫胶,膜层厚度控制在4~6μm,再经过紫外线灯固化烘干,照射时间优选为2~3s;然后利用胶印机的第二机组印刷白墨,印刷1遍即可,再经过紫外线灯固化烘干,照射时间优选为2~3s;利用胶印机的第三机组印刷1遍蓝墨即可,经过紫外线灯固化烘干,照射时间优选为1~2s,最终得到“QS”标志印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43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搬运玻璃板的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封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