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原/生物玻璃/透明质酸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463.X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峰;孟永春;王迎军;赵娜如;吴刚;徐彩霞;苗国厚;张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56;A61L27/54;A61L27/24;A61L27/10;A61L2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佩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原/生物玻璃/透明质酸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I型胶原与生物玻璃的复合、静置分层、抽滤、调节pH值、加入透明质酸、交联、成型和冷冻干燥等步骤。在本发明制备胶原/生物活性玻璃/透明质酸复合组织修复材料过程中,通过调节I型胶原与生物玻璃之间的比例和调节复合后溶液的pH值,使构成组织修复材料网络结构的胶原纤维束的直径增大,调整了材料的显微形貌,从而达到了提高其力学强度的目的。本发明所述胶原/生物玻璃/透明质酸组织修复材料在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均有改善,能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不仅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还可用于骨缺损修复和软组织损伤修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原 生物 玻璃 透明 组织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胶原/生物玻璃/透明质酸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通过调节I型胶原与生物玻璃之间的比例和复合后溶液的pH值,使构成组织修复材料网络结构的胶原纤维束的直径增大,从而改变复合材料显微形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及其工艺条件:(1)I型胶原与生物玻璃的复合:在I型胶原溶液搅拌的状态下加入生物玻璃,然后再搅拌1~3小时,得到两者的混合液;所述I型胶原与生物玻璃质量比为0.25~4∶1;(2)静置分层:将I型胶原与生物玻璃混合液在0~4℃下,静置1~3天后,获取混合液的白色絮状沉淀物;(3)抽滤:先将步骤(2)的白色絮状沉淀物抽滤,抽虑至沉淀物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1/2~1/4,即形成具有胶原纤维之间相互交错分布的粘稠液,然后再把粘稠液搅拌至均匀;(4)调节pH值:在上述均匀粘稠液中加入生物缓冲剂,调节pH值至8~10,所述生物缓冲剂选自2-(N-吗啡啉)乙磺酸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5)加入透明质酸:按照透明质酸与I型胶原的质量比为1∶4~8,把透明质酸加入到上述步骤(4)的粘稠液中,再次搅拌至溶液均匀;(6)交联:在上述步骤(5)的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搅拌1~3小时得到均匀溶液,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与I型胶原的质量比为1∶4~6;所述交联剂选自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或戊二醛,其中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混合交联剂时,它们之间的质量比为1~3∶1;(7)成型:将上述步骤(6)的溶液注入模具,在0~4℃下放置12~24小时后,成型为样品;(8)冷冻干燥:将样品置于超低温冰箱中冷冻处理12~24小时后脱模;再放入冷冻干燥机内冷冻干燥处理24~48小时,制得一种胶原/生物玻璃/透明质酸(Col/BG/HYA)组织修复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046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1,8-萘酐的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白芍总苷及其有效成分微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