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的退火炉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315.0 | 申请日: | 200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雷智;冯良桓;张静全;蔡亚平;武莉莉;李卫;黎兵;郑家贵;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B9/24;F27B9/36;H01L21/324;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设计一种能够满足柔性衬底上沉积II-VI族化合物薄膜的退火炉结构。选用移动式近空间退火方式为主,辅以热气流进行对流加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容器内,安装一个可以快速升降的平面加热板。容器壁为两层结构,中间通水进行冷却,使得容器壁在整个退火过程中保持为冷壁。容器在两端开一狭缝口,便于样品进出。样品放置于一个传输带上,由传输带将样品携带如容器中。快速升降的加热板背向样品的一面由保温材料包裹,避免热量辐射到容器壁,从而升高整个容器内的温度。当其II-VI族化合物薄膜温度上升到其退火温度后,立即提升加热板,从而避免对II-VI族化合物薄膜的柔性衬底加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半导体 薄膜 退火炉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的退火炉结构,具有可以快速移动的加热板;在加热板上开有一定分布的通气为孔;工作气体由微孔中喷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831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