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边坡稳定性分级评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1714.2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峰;张高潮;陈从新;路为;沈强;李宗长;刘才华;张家铭;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边坡稳定性分级评估方法,其步骤是:第一步:获取参数,首先获取边坡几何特征参数;其次是获取振动作用参数,获取的人工开挖方法与地震烈度两个振动作用参数;第三是获取岩块参数;第四是获取结构面特征参数,获取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连通率、充填物磨擦角等;第二步:评价、岩体质量、结构面间距、结构面产状、开挖作用、静水压力评价指标;第三步:划分边坡稳定性等级,依据SSQC值,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稳定性等级划分,SSQC大于15时,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为I。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全面,方法简捷、可行、易于操作,评价参数相互之间完全独立,有效地削除了由于因素重叠引起的稳定性评估偏差。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稳定性 分级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公路边坡稳定性分级评估方法,其步骤是:第一步、获取参数:首先获取边坡几何特征参数,包括自然边坡面的倾向和倾角、坡顶裂缝的深度、自然坡的高度、设计开挖坡面的倾向和倾角、开挖高度,自然边坡面的倾向和倾角、坡顶裂缝的深度、自然坡的高度四个参数由现场直接量测,或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设计开挖坡面的倾向和倾角、开挖高度三个参数由设计文件确定;其次是获取振动作用参数,获取的人工开挖方法与地震烈度两个振动作用参数,人工开挖方法参数在所列出的开挖方法选项中直接选择,选项包括自然/手工开挖、气锤开挖、预裂/光面爆破、传统爆破结果-好、传统爆破结果-结构面张开、传统爆破结果-块体脱落、传统爆破结果-岩块破裂、传统爆破结果-岩块粉碎,在设计阶段该参数根据设计进行选择,在施工阶段该参数实现开挖方法进行选择,地震烈度参数提供七个选项,包括I~III、IV、V、VI、VII、IX、X,该参数由设计文件或直接获取;第三是获取岩块参数,获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磨擦系数、岩石重度、风化程度四个岩块参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磨擦系数、岩石重度、风化程度四个参数都属于公路勘察阶段的必备试验资料和地质资料,通过查阅公路工程勘察报告就能获取;第四是获取结构面特征参数,获取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连通率、充填物磨擦角、充填物厚度、水的软化六个结构面特征参数,结构面产状包括倾向与倾角,采用地质罗盘直接量测;结构面间距采用钢卷尺量测,测量记录单位为厘米,边坡岩体的结构面间距分布区域时,取最小结构面间距作为获取值;结构面连通率采用皮卷尺量测,在现场选择一个结构面量测岩桥和开裂结构面长度,计算出开裂结构面长度在总长度中所占的百分比作为获取值;充填物磨擦角有六个选项,分别是无充填-表面风化变色、非软化充填-粗糙、非软化充填-中等、非软化充填-光滑、软化充填-粗糙、软化充填-中等、软化充填-光滑、断层泥、流体材料,现场调查,直接选择相匹配或选项为获取值;充填物厚度有六个选项,分别是无、极薄、薄、中厚、厚、极厚,现场调查,直接选择相匹配或选项为获取值,采用钢卷尺直接量测为获取值,测量记录单位为毫米,水的软化不提供选项,只提供参考值区域,由用户自行选定;第二步、计算评价指标,计算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结构面间距评价指标、结构面产状评价指标、开挖作用评价指标、静水压力评价指标六个评价指标及边坡稳定性指标SSQC值,首先是计算岩体质量Rp,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t、岩石磨擦系数fi、岩石重度为ρ、开挖坡高h、结构面连通率为(1-k)、充填物磨擦系数fj、充填物厚度x、爆破开挖方法ME、地震作用EI、参数u=2.1十个参数输入以下表达式:Rp=τmax=σtKe-5uu+σnK2fi(1-e-5u)+σn(1-K)2[(fi-fj)e-x+fj](1-e-5u),(1-K)=(1-k)·ME·EI,σn=ρ·h;其次是结构面产状RIS,将自然地形倾向αn、自然地形倾角βn、开挖地形倾向αc、开挖地形倾角βc、结构面倾向αs、结构面倾角βs六个参数输入以下表达式:AP=arctan(cos(αn-αs)·tanβs);当βn<AP<βc时,RIS=-Rp·sin(AP-βn);否则,RIS=0;第三是结构面间距RDS,将自然地形倾向αn、结构面倾向αs、结构面倾角βs、结构面间距DS四个参数输入以下表达式:AP=arctan(cos(αn-αs)·tanβs);当AP<-45°时,RDS=0.5Rp·(-0.9DS+0.25);否则,RDS=0;第四是开挖卸载作用Rc,将自然坡高hn、开挖坡高h、自然地形倾角βn、开挖地形倾角βc四个参数输入以下表达式:指标Rw采用权重方式取值,坡顶无裂缝时,取0.0值;坡顶裂缝深度小于3m时,取-0.5;坡顶裂缝深度在3m~5m之间,取-1.0;坡顶裂缝深度在5m~10m之间时,取-1.5;坡顶裂缝深度大于10m,取-2.0;第六是边坡稳定性指标SSQC,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Rp、结构面产状评价指标RIS、结构面间距评价指标RDS、开挖卸载作用评价指标Rc、静水压力评价指标Rw五个指标输入以下表达式:SSQC=Rp+RDS+RIS+Rc+Rw;第三步、划分边坡稳定性等级,依据SSQC值,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稳定性等级划分,SSQC小于0.5时,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为V级,SSQC在0.5~5.0之间,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为IV级,SSQC在5.0~10.0之间,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为III级,SSQC在10.0~15.0之间,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为II级,SSQC大于15时,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为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17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模式复合底板结构
- 下一篇:大型箱体二维顶进控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