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掠射筒状离轴非球面镜的多光束长轨干涉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7382.9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巩岩;李顺;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9/023 | 分类号: | G01B9/023;G03H1/16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树清 |
地址: | 130033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检测掠射筒状离轴非球面镜的多光束长轨干涉仪,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中的检测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掠射筒状离轴非球面镜的多光束长轨干涉仪,技术方案:包括激光光源、起偏器、多光束分光器、光阑、偏振分光镜、1/4波片、五棱镜、待测筒状非球面镜、傅里叶变换透镜、CCD相机等。在激光光源的光轴上,依次放置起偏器、直角棱镜、多光束分光器、光阑、半波片、偏振分光镜、第二1/4波片、参考平面镜;偏振分光镜的分光面与光轴45度,右边依次放置傅里叶透镜、CCD相机;左边光路上依次放置第一1/4波片、第一、二五棱镜,第二五棱镜的出射面正对待测筒状非球面镜的内表面;待测筒状非球面镜放置在旋转平台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掠射筒状离轴非 球面镜 光束 干涉仪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掠射筒状离轴非球面镜的多光束长轨干涉仪,包括:激光光源(18)、起偏器(19)、半波片(23)、偏振分光镜(24)、第一1/4波片(25)、第一五棱镜(26)、第二五棱镜(27)、待测筒状非球面镜(28)、旋转平台(29)、第二1/4波片(30)、参考平面镜(31)、傅里叶变换透镜(32)、CCD相机(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角棱镜(20)、多光束分光器(21)、光阑(22);在激光光源(18)的光传播方向上,在光轴上依次放置起偏器(19)、直角棱镜(20),直角棱镜(20)一直角面与光轴垂直,斜面与光轴成45度夹角;在直角棱镜(20)反射光的光轴上依次置有多光束分光器(21)、光阑(22)、半波片(23)、偏振分光镜(24)、第1/4波片(30)、参考平面镜(31);多光束分光器(21)由两块梯形棱镜组成,梯形斜边与底边的夹角在85~87度之间,两个梯形棱镜的斜面为工作面,两斜面保持严格平行且中间有一约1mm左右空隙,在多光束分光器(21)下面的光阑(22)和半波片(23)的工作面与光轴垂直,偏振分光镜(24)的分光面与光轴45度放置,以偏振分光镜(24)为中心,右边依次放置傅里叶透镜(30)、CCD相机(33),CCD相机(33)放置在傅里叶变换透镜(32)的焦面上,用于干涉条纹的成像;左边依次放置第一1/4波片(25)、第一五棱镜(26),第一五棱镜(26)的一个直角面为入射面与光轴垂直且正对第一1/4波片,另一直角面为出射面;第二五棱镜(27)置于第一五棱镜(26)的正下方,第一五棱镜(26)的出射面与第二五棱镜(27)的入射面平行相对,第二五棱镜(27)的出射面正对待测筒状非球面镜(28)的内表面;待测筒状非球面镜(28)放置在旋转平台(29)上,使待测筒状非球面镜(28)的轴与旋转平台(29)的转轴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738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段导航方法、装置以及导航设备
- 下一篇:个人清洁组合物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