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微米光栅导光板与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233.7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谭峭峰;牛可;金国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亚微米光栅导光板与背光模组,属于光学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均匀背光照明的亚微米光栅导光板,该导光板出光面设计成亚微米光栅结构,光栅周期大小为亚微米量级并且光栅周期呈分段分布。该亚微米光栅基于光栅对入射光衍射时存在反射衍射光的原理将导光板出光面上照度较强区域的光能量有选择的再反射回到导光板内部,使其在导光板内部传播并从导光板出光面照度较弱的区域出射导光板,匀化了出光面的光能分布,实现了均匀照明。本发明结构简单,实施效果显著,利用亚微米光栅导光板实现均匀背光照明,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散射网点和散射板,减少了散射和吸收,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 光栅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 ||
【主权项】:
1、一种亚微米光栅导光板,包括导光基体、入光面、下表面、截面以及连接入光面和截面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为亚微米光栅结构的面,该亚微米光栅结构的周期大小随着远离入光面端呈分段递减分布,并且每一段内的亚微米光栅结构为等周期光栅,周期大小为亚微米量级;所述亚微米光栅结构对入射光发生衍射,衍射光包括透过亚微米光栅结构向上传播的透射衍射光和被亚微米光栅结构反射后返回导光基体中传播的反射衍射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62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