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索驱动的全闭环反馈球关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7531.8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海;陈泉柱;刘荣;张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索驱动的全闭环反馈球关节,其包括有三轴球关节组件、A绳驱动组件、B绳驱动组件、C绳驱动组件、D绳驱动组件、动平台、静平台、基座和A支撑套筒,动平台、静平台和基座平行放置,A绳驱动组件、B绳驱动组件、C绳驱动组件和D绳驱动组件安装在基座上,三轴球关节组件安装在动平台上。本发明采用在三轴球关节组件中安装三个角度传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对球关节的三个方向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实现对本发明球关节的全闭环控制,满足了对三自由度球关节运动过程中的控制精度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绳索 驱动 闭环 反馈 关节 | ||
【主权项】:
1、一种绳索驱动的全闭环反馈球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三轴球关节组件(1)、A绳驱动组件(2A)、B绳驱动组件(2B)、C绳驱动组件(2C)、D绳驱动组件(2D)、动平台(3)、静平台(4)、基座(5)和A支撑套筒(6),A绳驱动组件(2A)、B绳驱动组件(2B)、C绳驱动组件(2C)和D绳驱动组件(2D)的结构相同;其中,动平台(3)、静平台(4)和基座(5)三者平行放置,A绳驱动组件(2A)、B绳驱动组件(2B)、C绳驱动组件(2C)和D绳驱动组件(2D)安装在基座(5)的底座板(53)上,静平台(4)安装在基座(5)的上支撑板(52)上,A支撑套筒(6)安装在静平台(4)上,三轴球关节组件(1)安装在动平台(3)上;三轴球关节组件(1)的下转台(101)为U形结构;下转台(101)的A支臂(1013)上设有A轴孔(1011),A轴孔(1011)内安装有E滚动轴承(115);下转台(101)的B支臂(1014)上设有B轴孔(1012),B轴孔(1012)内安装有F滚动轴承(116);E滚动轴承(115)与F滚动轴承(116)之间连接的是双向轴(104)的Y轴向(1042)的两端;在A支臂(1013)的外侧面板上安装有C角度传感器(123),且C角度传感器(123)与双向轴(104)的Y轴向(1042)的一端接触;在B支臂(1014)的外侧面板上安装有B端盖(123a);三轴球关节组件(1)的上转台(102)为U形结构;上转台(102)的A支臂(1023)上设有C轴孔(1021),C轴孔(1021)内安装有C滚动轴承(113);上转台(102)的B支臂(1024)上设有D轴孔(1022),D轴孔(1022)内安装有D滚动轴承(114);C滚动轴承(113)与D滚动轴承(114)之间连接的是双向轴(104)的X轴向(1041)两端;在A支臂(1023)的外侧面板上安装有B角度传感器(122),且B角度传感器(122)与双向轴(104)的X轴向(1041)的一端接触;在B支臂(1024)的外侧面板上安装有A端盖(122a);上转台(102)安装在动平台(3)的下板面上;双向轴(104)的X轴向(1041)的两端分别与C滚动轴承(113)与D滚动轴承(114)连接;双向轴(104)的Y轴向(1042)的两端分别与E滚动轴承(115)与F滚动轴承(116)连接;中间转轴(103)的下端端面与A角度传感器(121)接触;A角度传感器(121)安装在静平台(4)的下板面(44)上,且置于B支撑筒(51)内;中间转轴(103)的上端穿过下转台(101)上的中心通孔(1015)后连接上螺母,中间转轴(103)的下端连接在A滚动轴承(111)上,A滚动轴承(111)安装在静平台(4)的中心孔(47)内;中间转轴(103)的下端顺次穿过B滚动轴承(112)、A滚动轴承(111)后置于A支撑筒(6)的筒内;A绳驱动组件(2A)的电机安装座(22)上设有通孔(231),通孔(231)用于A直流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电机安装座(22)安装在基座(5)上;A绳驱动组件(2A)的线轮安装座(28)的A支臂(281)上设有E轴孔(283),E轴孔(283)内安装有G滚动轴承(29);线轮安装座(28)的B支臂(282)上设有F轴孔(284),F轴孔(284)内安装有H滚动轴承(30);A支臂(281)的外板面上安装有D端盖(25),B支臂(282)的外板面上安装有C端盖(24);线轮安装座(28)安装在基座(5)上;A绳驱动组件(2A)的线轮轴(26)的一端安装在G滚动轴承(29)上,线轮轴(26)的另一端穿过线轮(27)的中心通孔(272)后连接在H滚动轴承(30)上;线轮(27)的线槽(271)上缠绕有A牵引绳(2a)的一端,A牵引绳(2a)的另一端穿过静平台(4)的B通过(42)后通过螺钉安装在动平台(3)的A螺纹孔(31)内;线轮(27)的中心通孔(272)用于安装线轮轴(26),线轮轴(26)通过联轴器(22)与A直流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从而使线轮轴(26)随着A直流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转动而转动,进而使线轮(27)随着线轮轴(26)的转动而随动;动平台(3)的上板面中心设有连接端(35),动平台(3)的下板面四个角分别设有A螺纹孔(31)、B螺纹孔(32)、C螺纹孔(33)和D螺纹孔(34);A牵引绳(2a)的一端固定在A螺钉上,A螺钉安装在A螺纹孔(31)内;A牵引绳(2a)的另一端先缠绕在线轮(27)的线轮槽(272)内,然后端头固定在A绳驱动组件(2A)的线轮(27)上;B牵引绳(2b)的一端固定在B螺钉上,B螺钉安装在B螺纹孔(32)内;B牵引绳(2b)的另一端先缠绕在B绳驱动组件(2B)的线轮的线轮槽内,然后B牵引绳(2b)的端头固定在B绳驱动组件(2B)的线轮上;C牵引绳(2c)的一端固定在C螺钉上,C螺钉安装在C螺纹孔(33)内;C牵引绳(2c)的另一端先缠绕在C绳驱动组件(2C)的线轮的线轮槽内,然后C牵引绳(2c)的端头固定在C绳驱动组件(2C)的线轮上;D牵引绳(2d)的一端固定在D螺钉上,D螺钉安装在D螺纹孔(34)内;D牵引绳(2d)的另一端先缠绕在D绳驱动组件(2D)的线轮的线轮槽内,然后D牵引绳(2d)的端头固定在D绳驱动组件(2D)的线轮上;静平台(4)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47),该中心通孔(47)用于放置A滚动轴承(111),静平台(4)的下板面(44)上且位于中心通孔(47)处安装有A角度传感器(121);静平台(4)的A边(45)中心设有A通孔(41),该A通孔(41)用于B牵引绳(2b)和C牵引绳(2c)通过;静平台(4)的B边(46)中心设有B通孔(42),该B通孔(42)用于A牵引绳(2a)和D牵引绳(2d)通过;A支撑筒(6)的下端安装在静平台(4)的上板面(43)上;静平台(4)的下板面(44)安装在基座(5)的B支撑筒(51)的上支撑板(52)上;基座(5)的中心设有B支撑筒(51),B支撑筒(51)的上端是上支撑板(52),B支撑筒(51)的下端是底座板(53);上支撑板(52)上安装有静平台(4);B支撑筒(51)内用于放置A角度传感器(121);底座板(53)上安装有四个绳驱动组件的线轮安装座和电机安装座;A支撑套筒(6)的上端置于下转台(101)的下方,A支撑套筒(6)的下端与静平台(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75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定向排列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子液压泄漏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