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豆粕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2261.8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华;陈红兵;吴丽萍;杨安树;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纳米豆粕的加工方法,属食品加工科学领域,其特征是选取蛋白质含量45±5%、含油率低于2%的豆粕,110-130℃高压蒸汽灭菌8-12分钟,迅速冷却,然后干燥至含水量3-16%,采用高速机械冲击技术进行微粉碎,过筛,使粒径分布高于100目,低于700目,95%以上的粒径分布在200目以内,再采用棒磨或者球磨进行次级研磨,控制转速400-1000转/分钟、研磨介质尺寸0.3-2cm、磨介填充率10%-65%、研磨2-100小时,本发明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终产品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将豆粕真正加工到了纳米尺度,所制备的纳米豆粕可以保全豆粕营养,实现其高附加值的生产和利用,大幅降低豆粕的致敏性,实现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并可在包括大豆及其制品加工和蛋白质补充剂在内的各种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豆粕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豆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选取蛋白质含量45±5%、含油率低于2%的豆粕,110-130℃高压蒸汽灭菌8-12分钟,迅速冷却,然后干燥至含水量3-16%,采用高速机械冲击技术进行微粉碎,过筛,使粒径分布高于100目,低于700目,95%以上的粒径分布宽度在200目以内,再采用棒磨或者球磨进行次级研磨,控制转速400-1000转/分钟、研磨介质尺寸0.3-2cm、磨介填充率10%-65%、研磨2-100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322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