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变压器型逆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3833.0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湘宁;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95 | 分类号: | H02M7/539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包括一个输入电容,六个功率开关管,六个反并二极管,两个滤波电感。本发明利用六个功率开关管及其反并二极管协调进行开关动作,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为零电平时,逆变器输出交流侧和输入直流侧处于解耦状态,从而确保了逆变器输出电压在实现三电平调制的同时,其共模电压维持为一个常量,进而完全消除了共模电流;功率开关管上的开关电压变为直流输入电压的一半,减小了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倍频式脉冲宽度调制使逆变器输出电流纹波进一步减小,提高了逆变器的输出电能质量,减小了滤波电感的体积,从而降低了滤波电感上产生的铜损和磁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逆变器 | ||
【主权项】:
一种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包括一个输入电容(Cdc),六个功率开关管(S1、S2、S3、S4、S5、S6),六个反并二极管(D1、D2、D3、D4、D5、D6),两个滤波电感(L1、L2),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一反并二极管(D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二反并二极管(D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三反并二极管(D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四反并二极管(D4)共同构成全桥结构电路,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漏极、输入电容(Cdc)的正端与输入直流端的正极相连,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源极、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漏极相连,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与第一滤波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源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漏极与第二滤波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源极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源极、输入电容(Cdc)的负端与输入直流端的负极相连,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分别与第一反并二极管(D1)、第二反并二极管(D2)、第三反并二极管(D3)、第四反并二极管(D4)、第五反并二极管(D5)和第六反并二极管(D6)以反并联的形式相连,即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其对应的反并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其对应的反并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各功率开关管的栅极分别接各自的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开关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5383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