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养殖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0894.4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邵承斌;熬黎兴;卢辉;思显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0 | 分类号: | C12P1/00;C02F1/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盛元坤 |
地址: | 40006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养殖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先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絮凝剂产生菌菌株;再将菌株植入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食盐的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出菌株种子液:然后在COD为1000-10000mg/L的养殖废水可加入葡萄糖(作为补充碳源)和/或(NH4)2SO4(作为补充氮源),制得养殖废水发酵培养基,再加入一定量的菌株种子液,在25-35℃、120-150r/min摇床转速下曝气发酵培养36-48小时,获得微生物絮凝剂产品。该产品用于废水处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无机絮凝剂、钙离子、铁离子复合使用。处理生活污水时单独用就可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它可以充分利用养殖废水中存在的碳源和氮源,大大节约碳、氮源的投加量,它的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能以废治废,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废水 生产 微生物 絮凝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养殖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由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菌株种子液的制备和微生物絮凝剂的获取三步过程组成,其特征在于:1)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是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经稀释、富集培养,划线分离,筛选出生长旺盛、半透明、粘稠、光滑凸起的单个菌落,再用镜检确定得到较纯的菌株,最后用絮凝效果实验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获得絮凝剂产生菌菌株;2)菌株种子液的制备是先按重量份水1000份、牛肉膏2~4份、蛋白胨7~12份和食盐4~6份的比例,配制pH值为6.0-8.0的种子培养基,再将絮凝剂产生菌菌株植入其中,在25-35℃、120-150r/min生物摇床转速下发酵培养24h,光密度为1.4~1.6的发酵液即为菌株种子液;3)微生物絮凝剂的获取是先按1升COD为1000-10000mg/L的养殖废水加入0-4g葡萄糖作为补充碳源、加入0-1g(NH4)2SO4作为补充氮源的比例,制得初始pH为6.0-8.0的养殖废水发酵培养基,高压灭菌,再按100ml养殖废水发酵培养基加入菌株种子液0.5-2ml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至养殖粪水发酵培养基中,最后在25-35℃、120-150r/min摇床转速下曝气发酵培养36-48小时,获得的上层清液即为微生物絮凝剂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08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