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容耦合模式的差分电流型片上时钟树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7077.1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卓;谢伦国;赵振宇;李少青;郭阳;陈吉华;刘蓬侠;党岗;陈晓梅;王丽萍;陈安安;张旭光;吴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23/00 | 分类号: | H0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时钟树作为基础的电路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同步电路尤其是集成电路中。传统的时钟树大多采用大电压摆幅的电压信号作为时钟的物理信号载体,随着集成电路工作频率的不断攀升,这种时钟树技术存在频率提升困难、功耗较高的问题,已经成为了高速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瓶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差分电流方式传播高速时钟信号,并构成片上时钟树的技术,利用电流模式信号传播速度快、电压摆幅低的特点,通过专门的差分电流驱动器与接收器,实现片上高速时钟的有效传播,显著的降低时钟传播路径上产生的功耗。本发明中的时钟树结构由差分电流驱动器、差分电流接收器、差分转单端电路和片上差分传输线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容 耦合 模式 电流 型片上 时钟 | ||
【主权项】:
一种高速时钟传播方法,包括:使用差分电流信号为载体,利用差分电流传播时钟信号,改变了常规时钟树结构中使用电压信号传播时钟的方法,能够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并能降低信号摆幅和动态功耗;其特征在于,由差分电流驱动器、片上差分传输线、差分电流接收器和差分转单端电路组成一条时钟传播路径,差分电流驱动器的输入连接差分时钟源,接收时钟源提供的差分时钟信号,差分电流驱动器的输出连接到片上差分传输线的源端,片上差分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到差分电流接收器,差分电流接收器的输出连接差分转单端电路,最终由差分转单端电路产生大信号摆幅的单端时钟信号,形成时钟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70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永磁增速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全光时钟恢复的弯曲波导双波长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