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有沟道应力层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3852.2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骆志炯;朱慧珑;尹海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0;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形成有沟道应力层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栅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栅介质层之上的栅极,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中且位于所述栅极两侧的源极和漏极;形成在所述栅介质层和所述栅极两侧的一个或多个侧墙;和形成在所述栅极之下,且位于所述衬底之中的嵌入应力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栅极之下的沟道内增加的嵌入应力层,可以有效地增加载流子的迁移率,从而改善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另外,在本发明形成该嵌入应力层的工艺流程中具有较低的热预算,因此有助于在沟道区域保持较高的应力级别。另外,除了应力方面的优势外,沟道内的嵌入应力层还可以减少从重掺杂源极和漏极区域的B(硼)的扩散/侵入。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沟道 应力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形成有沟道应力层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的栅介质层,形成在所述栅介质层之上的栅极,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中且位于所述栅极两侧的源极和漏极;形成在所述栅介质层和所述栅极两侧的一个或多个侧墙;和形成在所述栅极之下,且位于所述衬底之中的嵌入应力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438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冰箱聚氨酯泡沫中氟利昂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水洗清洗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