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伞齿棘轮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808.9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余福鼎;李增勤;龚建刚;杨小林;王红喜;张旭峰;杜敏;陈永瑞;赵金凤;李昱;王永义;王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6 | 分类号: | B60M1/26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1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伞齿棘轮补偿装置,包括棘轮本体(1)、棘轮制动架(2)、长螺栓销(3)、棘轮框架连扳(4)、制动卡板(5)、平衡轮(6)、钢丝绳I(7)钢丝绳II(7′)及线夹(8);棘轮本体(1)的大轮(12)的外圆上制有两排相互对称的伞齿,且伞齿由直齿(24)和侧齿(25)构成,直齿(24)位于大轮(12)圆周面的两侧,侧齿(25)位于大轮(12)的侧壁上;制动卡板(5)的前端制有“U”型制动口(26),且制动口(26)的宽度与两侧齿25的底部间距一致。本发明棘齿采用直齿加侧齿形成的伞齿结构,且通过优化结构设计,简化制造工艺,提高安全使用性能,使用工作张力达到38.85kN,补偿距离达到800m。不但能满足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大张力与补偿距离的要求,而且安装维护更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补偿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伞齿棘轮补偿装置,包括棘轮本体(1)、棘轮制动架(2)、长螺栓销(3)、棘轮框架连扳(4)、制动卡板(5)、平衡轮(6)、钢丝绳I(7)钢丝绳II(7′)及线夹(8);棘轮本体(1)安装在棘轮框架连扳(4)的前端,棘轮本体(1)上制有大轮(12)和小轮I(13)、小轮II(13′),且小轮I(13)和小轮II(13′)对称位于大轮(12)的两侧;钢丝绳I(7)的一端与线夹(8)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在大轮(12)上后端头固定在大轮(12)的一侧;钢丝绳II(7′)的一端固定在两小轮之间,另一端依次缠绕在小轮I(13)后穿过平衡轮(6)再依次缠绕在另一侧小轮II(13′)上,端头固定在两小轮之间;棘轮框架连扳(4)的后端铰接在棘轮制动架(2)的上端;制动卡板(5)呈一定角度固定在棘轮制动架(2)的中部,棘轮制动架(2)通过长螺栓销(3)与下锚底座连接,其特征是:棘轮本体(1)的大轮(12)的外圆上制有两排相互对称的伞齿,且伞齿由直齿(24)和侧齿(25)构成,直齿(24)位于大轮(12)圆周面的两侧,侧齿(25)位于大轮(12)的侧壁上;制动卡板(5)的前端制有“U”型制动口(26),且制动口(26)的宽度与两侧齿(25)的底部间距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5880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状态监测系统中自动识别测量点的测量点标记装置
- 下一篇: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