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森林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9738.9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段桂林;刘先新;查展鹏;张松林;蔡蒨;詹盛武;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35/00;G08B25/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付雷杰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防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森林防火调度协调系统,包括:车载激光测距模块、机载监控模块、车载导航模块、车载安全监控模块、车载视频显示模块、车载接收发送模块、远程控制中心、网络交换处理模块、车载指挥控制模块、车载发射装置、先期到达分队导航及通信模块、卫星监控模块、监测站、车载导航模块、车载安全报警模块、交换备用模块、气象数据源。本发明解决了森林防火中没有协同作战能力的问题,提高了对火场的跟踪控制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森林 灭火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森林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机载监控模块(2)、车载导航模块(3)、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车载视频显示模块(6)、车载接收发送模块(7)、远程控制中心(9)、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车载发射装置(13)、先期到达分队导航及通信模块(15)、卫星监控模块(16)、监测站(17);其连接关系为: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车载导航模块(3)、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车载视频显示模块(6)、车载接收发送模块(7)、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车载发射装置(13)安装于灭火车车体上,其中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车载导航模块(3)、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车载视频显示模块(6)、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分别与车载接收发送模块(7)进行网络连接,并且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与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车载发射装置(13)连接;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与车载接收发送模块(7)、机载监控模块(2)、先期到达分队导航与通信模块(15)、卫星监控模块(16)、监测站(17)、远程控制中心(9)连接;主要模块的功能定义:所述远程控制中心(9)接受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传输过来的卫星监控信息、机载监控信息、监控站监控信息以及各个灭火车的位置信息、各灭火车的当前状态,经过综合处理,得到灭火车调度方案;然后根据该灭火车调度方案对各个灭火车进行指挥,同时将各灭火车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火势情况分别实时传输到各个灭火车;所述各车的当前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距火场的距离、道路状况、灭火车是否正常运行;所述各个灭火车的位置信息由车载导航模块(3)获取;所述机载监控模块(2)通过航拍实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火灾,并实时将火灾情况发送至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所述卫星监控模块(16)通过卫星实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火灾,并实时将火灾情况发送至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所述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通过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获得监控区域的安全范围,以及从机载监控模块(2)、卫星监控模块(16)、各监控站(17)中的任何一个得到的火灾情况和相关信息,判断发射灭火弹的角度、距离和位置;所述车载视频显示模块(6)用于显示各类图像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的结果、车载导航模块(3)的导航信息、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的监控信息、车载发射装置(13)的发射状态及发射结果;所述车载接收发送模块(7)用于实现灭火车内与其连接的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各灭火车与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之间的数据传递;所述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与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共同控制车载发射装置(13)的状态,也可以在屏蔽车载安全控制模块(4)的情况下控制发射装置(13)的状态;所述车载发射装置(13)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调转灭火弹的位置、发射灭火弹;所述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根据火区情况和灭火弹覆盖范围,确定安全范围,与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协同工作,控制发射装置(13)状态;但其可以被人为屏蔽,此时不起作用;所述先期到达分队导航与通信模块(15)是便携式的,由先期到达分队携带,具有导航功能并可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和其它与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连接的模块进行通信;所述监测站(17)是分布在监控区域内的能够近距离观察火势情况的固定监控哨所;所述森林防火系统分为两个阶段工作:布局阶段和发射阶段;布局阶段:步骤一、发送发现火情信息当机载监控模块(2)、卫星监控模块(16)或监测站(17)中的任何一个发现火情后,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将火情数据和相关情况传输给远程控制中心(9);所述火情数据及相关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情位置信息;步骤二、远程控制中心(9)传达灭火车部署方案;具体为:第1步:远程控制中心(9)实时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获得火情位置信息、灭火车位置信息、先期达到分队位置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同时获区火情发生地区的气象数据;第2步:组织相关人员对第1步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在已有数据基础上,获得灭火车部署方案,则执行第3步;否则回到第1步;第3步:远程控制中心(9)将灭火车部署方案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发给各灭火车及先期到达分队;步骤三、灭火车实现合理部署各灭火车接收到灭火车部署方案后,各灭火车在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的驱动下,在车载导航模块(3)的帮助下赶赴各灭火车的各自目标位置;同时远程控制中心(9)实时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从机载监控模块(2)、卫星监控模块(16)、各监控站(17)获取火情变化的相关信息,并实时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与各灭火车、先期达到分队保持通信联络,使得各有关方面及时了解整个火场的运行态势和部署到位情况;如果远程控制中心(9)判断火势情况发生改变,回到步骤二重新制定灭火车部署方案,实现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优化部署变动;发射阶段:步骤一、当消防车到达部署位置后,通过本车的车载安全监控模块(4)获得的监控区域的安全范围,以及从机载监控模块(2)、卫星监控模块(16)、各监控站(17)中的任何一个得到火势情况和相关信息,根据本车的车载激光测距模块(1),判断发射灭火弹的角度、距离和位置后,利用车载指挥控制模块(11)来驱动车载发射装置(13)进行发射;并实时将灭火情况通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向远程控制中心(9)汇报;步骤二、先期达到分队导航及通信模块(15)定时向远程控制中心汇报灭火的情况;步骤三、远程控制中心(9)综合各方灭火车、先期达到分队及通信模块(15)、机载监控模块(2)、卫星监控模块(16)、监控站(17)的数据,决定下一步的工作部署,保证在短时间内达到效率最大化;此外,在网络交换处理模块上连接的交换备用模块(19),将经过网络交换处理模块(10)的通信记录逐一自动保存在该模块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597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