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375.6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钱新;柏益尧;张瑞斌;孙平;窦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其步骤为:(1)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近自然型河道构建静脉河道,(2)在静脉河道中按水流方向在上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3)在静脉河道上游与中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4)在静脉河道中游设置潜没式生态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床;(5)在静脉河道中游与下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6)在静脉河道下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通过本发明的运用,静脉河道中COD、氨氮、总氮和SS的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最终使静脉河道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实现河道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性合一,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为河网地区的水质改善提供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河道 污染 负荷 削减 方法 | ||
【主权项】:
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其步骤为:(1)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近自然型河道构建静脉河道,(2)在静脉河道中按水流方向在上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3)在静脉河道上游与中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4)在静脉河道中游设置潜没式生态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床;(5)在静脉河道中游与下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6)在静脉河道下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633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