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0867.6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陶颖;易丹青;赵广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特点在于:以甲醇、乙醇、苯、甲苯、有机溶剂为媒介,在密闭的反应体系中,在一定的温度及溶剂的自生压力下,反应物溶解呈离子状态,溶解所形成的带电荷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带电离子在电极附近形成较大的过饱和度,因此在电极上形核长大成电解质晶体,即在基片上形成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由溶剂热电化学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均匀、致密,这种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具有锂离子导电率高,导电激活能低的特点。这种低能耗、环保的制备工艺,为制备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及其它薄膜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无机 固体 电解质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锂离子电池LiMO2正极、C负极或金属铂上,以锂离子电池无机电解质的反应原料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有机反应体系为反应介质,在密闭的反应体系中反应;反应釜内的反应体系通过三电极与外电场连接,三电极分别为: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或Pt片为工作电极,Pt片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控制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100~200℃之间,电流密度控制在0.0001~5mA/cm2,反应时间1~24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3108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